衡茅岑寂掩柴关,庭下萧疏竹数竿。
狭地难容大池沼,浅盆聊作小波澜。
澄澄皓月供宵影,瑟瑟凉风助晓寒。
不校蹄涔与沧海,未知清兴有谁安。
衡茅岑寂掩柴关,庭下萧疏竹数竿。
狭地难容大池沼,浅盆聊作小波澜。
澄澄皓月供宵影,瑟瑟凉风助晓寒。
不校蹄涔与沧海,未知清兴有谁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盆中荷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衡茅岑寂掩柴关,庭下萧疏竹数竿”以简练之笔勾勒出环境的静谧与清幽,竹子的稀疏更添几分孤高与淡泊。接着,“狭地难容大池沼,浅盆聊作小波澜”则巧妙地将盆荷置于特定的空间背景中,虽无广阔池塘,却也自成一景,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空间的智慧利用。
“澄澄皓月供宵影,瑟瑟凉风助晓寒”两句,通过月光与凉风的描写,营造出夜晚与清晨的宁静氛围,月光如水,凉风轻拂,荷叶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烁,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轻轻起舞。这种景象不仅美轮美奂,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最后,“不校蹄涔与沧海,未知清兴有谁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并不在意生活的大小差异,无论是微不足道的蹄涔之水还是浩瀚无垠的沧海,只要心中有清兴,便能从中找到乐趣与满足。这不仅是对盆荷之美的赞美,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肯定,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系自然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盆荷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五夜扳萝到绝颠,俯看城郭带秦川。
携将太华峰头月,独听终南树杪泉。
千里河山朝白帝,九霄云雾失青莲。
探奇漫倚孤筇啸,咫尺瑶台是列仙。
宝树云霞出,珠林日月悬。
丰碑镵晋代,巨榜揭梁年。
绣柱排双阙,雕甍控八埏。塔光摩宇宙,?影矗星躔。
海蹙浮杯浪,江萦卓锡泉。
中峨群岫列,上竺乱峰连。
鹿苑全铺桂,龙池尽植莲。
昙花青鸟驻,忍草白牛眠。
兜率高天外,昆崙大地前。
神功香积运,圣谛法轮传。
万劫空王座,千灯释祖筵。
焚身销众业,断臂伏诸缘。
入室闻师利,登坛见普贤。
曹溪存一悟,临济彻三玄。
有漏先除障,无生欲问禅。
行行负瓢笠,曳杖到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