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皇妃去不还,描眉翠黛宛容颜。
画图举目应难尽,绝顶晴明正可扳。
缥缈海云天地外,依稀霄汉丈寻间。
俯看支派银河绕,万象文成玉笋班。
谁道皇妃去不还,描眉翠黛宛容颜。
画图举目应难尽,绝顶晴明正可扳。
缥缈海云天地外,依稀霄汉丈寻间。
俯看支派银河绕,万象文成玉笋班。
这首诗描绘了对皇妃墓的追思与景仰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皇妃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她并未离去,依旧保持着当年的美貌与神韵。通过“描眉翠黛”、“宛容颜”的描述,展现出皇妃的美丽与端庄。
接着,诗人借助“画图举目应难尽”的想象,表达了对皇妃墓所在之地的无限遐想和向往。在“绝顶晴明正可攀”的描绘中,不仅展现了墓地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也暗示了皇妃墓作为精神寄托的崇高地位。
“缥缈海云天地外”,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墓地周围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景象,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而“依稀霄汉丈寻间”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妃墓的神圣与遥远,仿佛连接着天际,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俯看支派银河绕,万象文成玉笋班”两句,以银河环绕、万象汇聚的壮丽景象,象征着皇妃墓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里的“玉笋班”可能是指墓碑或石像,形象地展示了皇妃墓的庄严与肃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妃墓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鲁国有嫠妇,太息有余悲。
岂惟忧宗国,我爱我园葵。
忆昨三韩外,六载悬王师。
太仓三百万,辇送沧海湄。
今闻五将军,肆伐西南夷。
狐兔恋窟穴,此岂关安危。
传闻中朝议,何当恤疮痍。
戎车久不驾,今且数驱驰。
六军百战后,四夷不能支。
旨哉诚高策,但恐中土疲。
吾闻圣人言,佳兵不可为。
滔滔江水东南走,三十六峰列目有。
千年龙卧石潭中,涛声时时作龙吼。
崇祠曾祀范长生,神勇我怀秦太守。
太守昔日驱神功,风声雨声随左右。
三尺剑掣电光红,蛟螭遁迹潜渊薮。
洪澜浡潏怒涛平,金绳铁索沈锁钮。
妖氛一扫美利兴,疏凿二江灌万亩。
功施赫濯几千秋,自秦至今孰与偶。
我闻导江九月天,霜寒水落石如斗。
波澜不起老龙眠,时隐时见浮潭口。
珠蛤琼蚌辉其前,锦鲤云螺纷于后。
金鳞闪烁鲜且明,宛然见尾不见首。
吁嗟乎,长蛟可断支祁巢,竹帛煌煌歌夏后。
斗牛沈犀迹已陈,磊落奇功同不朽。
试看高观白云飞,日暮骊珠光出陡。
《伏龙观》【清·洪锡爵】滔滔江水东南走,三十六峰列目有。千年龙卧石潭中,涛声时时作龙吼。崇祠曾祀范长生,神勇我怀秦太守。太守昔日驱神功,风声雨声随左右。三尺剑掣电光红,蛟螭遁迹潜渊薮。洪澜浡潏怒涛平,金绳铁索沈锁钮。妖氛一扫美利兴,疏凿二江灌万亩。功施赫濯几千秋,自秦至今孰与偶。我闻导江九月天,霜寒水落石如斗。波澜不起老龙眠,时隐时见浮潭口。珠蛤琼蚌辉其前,锦鲤云螺纷于后。金鳞闪烁鲜且明,宛然见尾不见首。吁嗟乎,长蛟可断支祁巢,竹帛煌煌歌夏后。斗牛沈犀迹已陈,磊落奇功同不朽。试看高观白云飞,日暮骊珠光出陡。
https://shici.929r.com/shici/LQ8RqeZQGh.html
一天山裹一天园,地傍西湖负郭村。
丘壑自专吾可老,湖山高卧我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