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东障枕长渠,既窈而深清复舒。
问景偏欣优雪后,行韶恰合载阳初。
轩收孙氏琳琅笥,园写秦家水竹居。
又为民艰罢巡跸,九龙春色且姑徐。
寿山东障枕长渠,既窈而深清复舒。
问景偏欣优雪后,行韶恰合载阳初。
轩收孙氏琳琅笥,园写秦家水竹居。
又为民艰罢巡跸,九龙春色且姑徐。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园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寿山东障枕长渠”,以山为屏障,长渠蜿蜒其中,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意境。接着,“既窈而深清复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清澈,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绿意之中。
“问景偏欣优雪后,行韶恰合载阳初。”这两句通过对比雪后的景色与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喜爱。雪后的景致清新脱俗,初春的阳光则带来了生机与温暖,两者相得益彰。
“轩收孙氏琳琅笥,园写秦家水竹居。”这里运用了典故,将惠山园与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所相联系,暗示了此处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孙氏琳琅笥和秦家水竹居分别代表了文人的藏书与园林生活,体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对文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又为民艰罢巡跸,九龙春色且姑徐。”在面对民生艰难之际,诗人选择暂时放下巡视的重任,享受这九龙春色的美好时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他在自然美景面前的从容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惠山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化生活和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朝立寒溪东,暮立寒溪西。
一到神顿领,熟视眼更迷。
水光不见水,但见青天无表里。
天光不见天,但见一片清烟涵无边。
水中有天天不湿,天中有水水不入。
天耶水耶堕渺茫,只是天光与水光。
月来水天中,水天裹月如不裹。
月去水天中,水天锁月如不锁。
明月不来不去时,琉璃泡中珠一颗。
先自水天莫分别,更添月色更亲切。
水色天色月色擘不开,水光天光月光拈不来。
梦中酒渴不可忍,一口吸下骊龙腮。
蜀都府主迎宾客,赠我蜀锦三百尺。
美人蔌蔌弄金梭,鸳鸯机上初成疋。
繁花乱蕊皆同心,艳蘖中含杜鹃血。
玉妃如霜姑射仙,金刀剪破云霞缬。
为我裁成合欢被,细意密缝无线迹。
道人把玩色相射,银海光摇泪珠滴。
却忆故家初破时,绣龙画雉如砂石。
绮窗窈窕花离离,红妆万镜娇无力。
百幅锦帆风不动,绿湿红鲜荡春碧。
纷华过眼一梦如,蜀锦吴绫复何益。
白茅安用红锦包,虎皮难以裹羊质。
只今卷锦还府主,心地了然无得失。
铜壶漏断银缸灭,昆崙影转初三月。
道人坐久闻妙香,纸帐蒲团自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