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仲鲁回乌江二首·其二》
《送吴仲鲁回乌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黄田西望历阳城,风水萧萧数日程。

纸上陈言刊落尽,沧浪时听棹歌声。

(0)
注释
黄田:地名,古代村落。
历阳城:古地名,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一带。
风水:指自然环境,包括风和水。
数日程:数天的旅程。
纸上陈言:泛指旧有的、陈腐的观点或言论。
刊落尽:全部删除或摒弃。
沧浪:江名,这里代指江河。
棹歌声:划船人的歌声。
翻译
从黄田向西遥望历阳城,沿途风声水声数日行程长。
书中的空洞之言已被删去,不时听到江上渔舟的桨歌悠扬。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吴仲鲁回乌江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站在黄田西边遥望历阳城,描绘出一幅秋水连天、风声水声交织的景象,暗示着吴仲鲁归途的遥远和旅程的艰辛。"风水萧萧数日程"一句,通过"风水"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江河上的风帆摇曳和水波荡漾,以及行程的漫长,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纸上陈言刊落尽"一句,诗人以"纸上陈言"比喻过去的理论或说辞,"刊落尽"则意味着吴仲鲁即将回归实际生活,放下书卷中的旧观念,展现出一种期待他能在生活中实践和创新的态度。最后,"沧浪时听棹歌声"借用了沧浪之水的意象,寓意友人的归航,以及诗人想象中吴仲鲁在江上扬帆时,传来悠扬的棹歌,那是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郊坛分献再得四渎

宿氛销尽夜无烟,万燎光长复道连。

陟降祥如水行地,祼将心与月当天。

羽衣道士通仪节,白发牺人说豆笾。

犹记策名分献日,去年风景似今年。

(0)

用前韵答曰会中书

寸铁空劳两字锼,天教完壁送邻州。

乔迁漫有时哉叹,旧椟翻为待者羞。

李氏石无佳子弟,苏家山是假风流。

极知伯仲文章贵,应与词林并价收。

(0)

送张亚卿文渊巡山海诸关

百二重关拥帝京,大夫持节正东行。

风声匝路旌旗绕,月影连山睥睨平。

秦策本无空万里,汉降能受秪三城。

极知经济吾儒事,要使贤劳答圣情。

(0)

祥后次方石谢先生见慰四首·其四

朱颜有信先惊老,碧草无情已报新。

药裹不消贫里病,乡山空复梦中春。

欲寻流水难成调,怕听啼鸡又及辰。

敢谓悲歌能当哭,歌成呜咽转愁人。

(0)

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其二

万里长空晦复明,夜窗推枕昼还惊。

真堪夏日流金石,不见天河洗甲兵。

耕穫有期空尽力,流离无地可聊生。

绿衣年少谁言事,已识君王驻辇情。

(0)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其三冈凤翔云

冈头晴翠拂云开,幻作丹山鸑鷟胎。

五色宛从天上降,一灵真向薮中来。

盛时川岳皆为瑞,奕代文章可比才。

应是思乡还感旧,可能重上凤凰台。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