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以冤馀愤,冤奇愤莫寻。
杀臣君不意,报国子同心。
血泪金牌湿,丹铭涅背深。
身亡和计就,悬眼恨留今。
忠以冤馀愤,冤奇愤莫寻。
杀臣君不意,报国子同心。
血泪金牌湿,丹铭涅背深。
身亡和计就,悬眼恨留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过桃山岳武穆祠愤感再成》。诗中表达了对岳飞的深切哀思与愤慨之情。
首句“忠以冤馀愤”,开篇即点出岳飞的忠诚与冤屈,其内心积聚的愤怒难以言表。接着,“冤奇愤莫寻”进一步强调了岳飞遭遇的不公与内心的痛苦,这种情感复杂且难以寻觅其根源。随后,“杀臣君不意,报国子同心”两句,揭示了岳飞被冤杀的悲剧,以及他与子辈共同为国捐躯的决心,展现了其高尚的爱国情怀。
“血泪金牌湿,丹铭涅背深”描绘了岳飞临刑前的悲壮场景,其鲜血与泪水浸透了金牌,而他的誓言或遗言则深刻地烙印在背部,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与不屈。最后,“身亡和计就,悬眼恨留今”表达了岳飞虽已身死,但其精神与遗愿仍存于世,成为后人永远的遗憾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岳飞作为一位忠贞爱国将领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岳飞遭遇不公的深切同情与愤慨。
新凉庭院。正绿阴摇曳,花光初敛。
暝色笼烟,楼角微明,眉痕休约娇倩。
迷离尘梦愁难醒,算惟有、清辉不减。
怎新来、慵整残妆,错认徐妃半面。千古兴亡阅遍。
有谁堪记省,几许哀怨。
绝域孤踪,独夜长门,只有素蛾曾见。
相看永夜还怊怅,待诉与、碧天辽远。
等甚时、海上槎回,试问广寒宫殿。
碧海苕溪,弹指又、一年离别。
看过眼、倦杨青老,怨桃红歇。
相约每期镫火夜,相逢长是葵榴月。
倩残镫、唤起半生愁,今宵说。采莲沼,香波咽。
斗草径,芳尘绝。痛烟芜何处,旧家华阅。
娇小凤毛堂构远,飘零蝉鬓门楣孑。
拂银檠、谱向玉参差,声声血。
听残腊鼓。吹暖饧箫,凤城柳弄轻烟。
检点春衫,宵来换了吴绵。
啼莺唤愁未醒,锦屏深、惯倚恹恹。
朦胧语,问人间何世,月地花天。
还剩浮生几日,尽伤心付与,浅醉闲眠。
无赖斜阳,为底红到楼边。
繁香又都吹尽,费冰毫、多事题笺。
人空瘦,到明朝、怕启绣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