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时朔斋抵峡山拾遗词至》
《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时朔斋抵峡山拾遗词至》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云山叠叠双眸短。梦魂夜趁行人远。千里共襟期。

吟风饮月时。碧溪穿翠峡。雪意蓬萧飒。

安得翅飞来。冲寒同访梅。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从艺术风格和用辞来看,诗人在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情感寄托,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云山叠叠双眸短"一句,通过形象地描述层叠的云山与眼前景物的距离感,不仅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意境中对远近法的运用。

"梦魂夜趁行人远"则是借用夜晚行人的形象,表达梦魂随风飘忽,无法触及远方亲友的心情。这里的“梦魂”既指夜间的梦幻,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千里共襟期"一句,以“襟”比喻心灵相通,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友之间虽远但仍相连的心情。这种表述手法常见于唐宋时期的诗词中,用以强调情感的超越空间的特性。

"吟风饮月时"则是描绘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状态,以吟咏风,饮啜月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这种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与天地合其德”的哲学思想。

"碧溪穿翠峡"和"雪意蓬萧飒"两句,通过对山川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诗人胸中壮阔之美。这里的“碧溪”、“翠峡”和“雪意蓬萧飒”,都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山水景色的词汇。

"安得翅飞来"则是表达诗人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渴望。这里的“翅”比喻为鸟类之翼,象征着自由和解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意象之一。

最后一句"冲寒同访梅"则是在描绘诗人与友人共同去探访梅花的情景。“梅”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坚贞不屈、独自迎寒的高洁品格,这里通过探梅之举,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超然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思与对远方亲友的情愫。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考,如对自然界的崇拜与生命境遇的超脱,这些都是宋代文学特有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寄托。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寓况

树阴一缕突窗烟,野簌山柴免费钱。

病客再经迁守令,外郎今不似神仙。

投竿浪说连鳌手,扶杖忘携跃马鞭。

多少可人踪迹远,朝朝相见只青天。

(0)

观大龙山

山势何所似,大龙飞入云。

隔湖来艳翠,未晚隐斜曛。

洞掩无兵火,林深亦斧斤。

亭西烟雾豁,凝望意慇勤。

(0)

郊外

处处多栽竹,家家尽结茅。

蜜房封蛹户,蜡树系虫包。

瓮汲泉微浊,锄耕地颇硗。

傍檐羞草具,无粟易山肴。

(0)

浣溪沙

不寐凄寒剥瘦肌,闻钟惊起揽裳衣。

恰如久戌得归时。

斜汉隔山牵月落,小禽出树掠霜飞。

濛濛轻蔼晕朝晖。

(0)

蝶恋花

冷雨凄风昏白昼,庭院幽幽,秋草沿墙秀。

何处无愁仍有酒,可怜彭泽门前柳。

老去情怀难似旧,貌殊言异,转使人看丑。

浸摘黄金花在手,寒烟满眼空回首。

(0)

望江南

黄昏雨,滴沥四檐声。

徒为衾裯添宿润,都来肺腑作愁城。惟觉寐难成。

单栖鸟,几度绕枝鸣。

金兽有烟飞不起,玉虫无燄翳还明。谁识此时情。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