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杖花中暂一停。向无生处寄劳生。
云随客路衣犹润,月入僧寮户不扃。
鱼呗寂,凤团清。山楼一榻面湖横。
不知换劫今何世,卧听松涛作雨声。
铿杖花中暂一停。向无生处寄劳生。
云随客路衣犹润,月入僧寮户不扃。
鱼呗寂,凤团清。山楼一榻面湖横。
不知换劫今何世,卧听松涛作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玄墓山圣恩寺的静谧体验。首句“铿杖花中暂一停”以铿锵的杖声与花间短暂的停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向无生处寄劳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将忙碌的生命寄托于这宁静的山林之中。
“云随客路衣犹润,月入僧寮户不扃”描绘了云随行人的道路,衣裳沾湿,月光洒入僧舍,门户未闭,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鱼呗寂,凤团清”两句,通过鱼儿的静默和凤凰茶的清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高雅。这里的“鱼呗”可能是指鱼儿的游动声,与“寂”形成对比,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凤团清”则直接点明了茶的品质,暗示了品茗的雅趣。
“山楼一榻面湖横”描绘了一幅山楼前,一人独坐榻上,面对湖水的宁静画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不知换劫今何世,卧听松涛作雨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声的沉浸。在这片山林之中,仿佛时间静止,只有松涛声如雨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山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