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栎堂枕上》
《寿栎堂枕上》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禅床初著小山屏,夜久秋凉枕席清。

绕鬓飞蚊妨好梦,卧听檐雨入池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寿shòutángzhěnshàng
sòng / fànchéng

chánchuángchūzhùxiǎoshānpíngjiǔqiūliángzhěnqīng

ràobìnfēiwénfánghǎomèngtīngyánchíshēng

翻译
禅床上刚刚放置了小山屏风,夜晚漫长,秋意渐深,枕席上感到格外清凉。
耳边环绕的蚊虫打扰了美好的梦境,我躺在床上倾听屋檐滴落的雨水落入池塘的声音。
注释
禅床:指僧人打坐或休息的床铺。
小山屏:装饰性的屏风,形状像小山。
秋凉:秋天的凉意。
枕席清:枕席因为秋凉而感觉清新。
绕鬓飞蚊:围绕在耳边飞舞的蚊子。
妨:妨碍,打扰。
好梦:美好的梦境。
檐雨:屋檐上的雨水。
池声:池塘里的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禅床上休息的情景。他刚刚安置好小山屏,感受到秋夜的凉意,使得枕席格外清新。然而,耳边围绕的飞蚊却打扰了他的美梦,使他不得不留意。诗人选择静静地躺着,聆听屋檐滴落的雨水落入池塘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困扰的氛围。

"禅床初著小山屏",写出了诗人睡前的准备,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夜久秋凉枕席清",通过秋夜的凉意和清寂的环境,传达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绕鬓飞蚊妨好梦",则流露出对蚊虫干扰睡眠的轻微烦恼;最后"卧听檐雨入池声",以动衬静,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外界自然之声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宋人对于生活情趣的品味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伤逝(此后十九首,尽同德精舍旧居伤怀时所

染白一为黑,焚木尽成灰。
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
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
柔素亮为表,礼章夙所该。
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
一旦入闺门,四屋满尘埃。
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
单居移时节,泣涕抚婴孩。
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
梦想忽如睹,惊起复徘徊。
此心良无已,绕屋生蒿莱。

(0)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
沉沉水容绿,寂寂流莺歇。
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
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
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

(0)

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清赏非素期,偶游方自得。
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
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
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
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
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

(0)

晚出府舍与独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寻朱雀街归

分曹幸同简,联骑方惬素。
还从广陌归,不觉青山暮。
翻翻鸟未没,杳杳钟犹度。
寻草远无人,望山多枉路。
聊参世士迹,尝得静者顾。
出入虽见牵,忘身缘所晤。

(0)

寓居永定精舍(苏州)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
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0)

鹧鸪啼(一作李峤诗)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栖,使我夜常啼。
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
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第一百九十四卷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