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鼓舵乍移襄,矫首停云思渺茫。
忽有寸珠来汉浦,居然丛桂隐淮王。
诗中一字见隆准,枕上千金是异方。
见说匡山携杖后,可能矶畔唤彭郎。
秋风鼓舵乍移襄,矫首停云思渺茫。
忽有寸珠来汉浦,居然丛桂隐淮王。
诗中一字见隆准,枕上千金是异方。
见说匡山携杖后,可能矶畔唤彭郎。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舍弟自均州城楼别后道寄二诗有感辄和(其二)答匡南镇国兼戏寄其甥彭先辈》。诗中描绘了秋风中的景象,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秋风鼓舵乍移襄”,以秋风起兴,仿佛鼓动着船只在江面上移动,暗示季节更替,也预示着离别与变化。接着,“矫首停云思渺茫”一句,诗人抬头望向飘浮的云朵,思绪飘渺无边,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忽有寸珠来汉浦,居然丛桂隐淮王”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珍贵的珍珠,出现在汉水之滨,而“丛桂隐淮王”则暗示了友人如同深藏不露的高士,隐居于淮水之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的独特气质与隐逸生活。
“诗中一字见隆准,枕上千金是异方”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中蕴含的深意与价值。其中“隆准”指高鼻梁,这里借指诗中的某个字眼,寓意着诗中的一字之妙,如同高耸的山峰,引人注目;“枕上千金”则比喻珍贵的知识或财富,暗示诗的价值连城,值得珍视。
最后,“见说匡山携杖后,可能矶畔唤彭郎”两句,通过想象友人在匡山携杖行走,可能在江边呼唤彭郎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幽默与戏谑,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