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迹衡门下,甘以辞华轩。
立善有遗爱,愿君取吾言。
寝迹衡门下,甘以辞华轩。
立善有遗爱,愿君取吾言。
此诗《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其十四)》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描绘了诗人隐居于衡门之下,远离繁华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后人的期许。
“寝迹衡门下”,诗人选择在衡门之下安身,这里“衡门”象征着简朴、宁静的生活环境,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甘以辞华轩”,“华轩”指豪华的车马或华丽的住所,诗人甘愿放弃这些物质上的奢华,选择了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立善有遗爱”,这句话强调了行善的重要性,认为做好事不仅能够给自己带来内心的满足,还能为他人留下美好的影响,是一种长远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愿君取吾言”,诗人以一种恳切的态度,希望读者能从他的言行中汲取智慧,将善良和美德传承下去,体现了他作为智者对后世的关怀和期望。
整首诗简洁而深邃,通过对比显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诗人以自身的生活选择和道德观念为镜,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和谐,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压危阑乱山空翠,尽成衣上云雾。
坏宫芳草寻常见,不用凭高怀古。
回首处,渺一发,中原挂在斜阳树。
伤春更苦,想璚岛花飞,玉楼帘捲,天半起箫鼓。
苍茫里,时有东风雁度,沈沈辽海归路。
已怜柳色悽羌笛,犹报玉关春阻。
江上暮,又落絮,吹愁散作千家雨。
吴魂自语,但满地惊波,两三点雪,栖老旧鸥鹭。
檐花残雨,廊叶新霜,愁闻秋尽啼蛩。
水石高閒琴尊,岁晚稀逢。
隔江乱云催暝,卧空山,独对寒松。
倦游感,话辽天,归鹤湘浦来鸿。
一梦惊尘汉阙,记金坡,剑履折槛家风。
清浅蓬莱,仙槎换了渔篷。
栖栖五湖心事,放虚舟、伴老云东。
正凄悄,见斜阳、天外数峰。
别梦催秋,游情展日,倦吟馀力。
听雨残尊,檐花汎湘碧。
书期间阻,空伫想、淞滨幽客。
音寂,江燕晚栖,觅巢林休息。
京尘故陌,满眼骄云,诗狂久声藉。
飘零恨似去国,旷南北。
可忆乱离山水,老境不堪重历。
算压装缃素,添作一江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