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祗谒真祠诗》
《和祗谒真祠诗》全文
宋 / 何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清晨雪霁出东城,躬款灵祠致克诚。

百品果蔬供荐献,万人箫鼓贺升平。

晖晖晓日明台殿,猎猎霜风满旆旌。

碧瓦脩廊尽宏丽,亦从民欲落新成。

(0)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何贲的《和祗谒真祠诗》,描绘了清晨雪后,诗人亲自前往灵祠进行虔诚祭祀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盛大,以及祭祀场所的宏伟与美丽。

首句“清晨雪霁出东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晨光初照,雪后初晴,诗人踏着轻盈的步伐,走出东城,前往灵祠。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营造了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

接着,“躬款灵祠致克诚”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灵祠的恭敬与诚意。他亲自前往,以最真诚的心意,向神灵表达敬意,体现了古代祭祀活动中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百品果蔬供荐献,万人箫鼓贺升平”两句,描绘了祭祀现场的热闹与祥和。百种水果与蔬菜作为祭品,象征着丰饶与敬意;万人聚集,吹奏着箫鼓,欢庆升平,既表现了民众对祭祀活动的热情参与,也反映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晖晖晓日明台殿,猎猎霜风满旆旌”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祭祀场景的庄严与壮观。晨曦中的阳光照亮了台殿,显得格外明亮;寒风中飘扬的旗帜,猎猎作响,增添了仪式感与肃穆感。

最后,“碧瓦修廊尽宏丽,亦从民欲落新成”两句,赞美了灵祠建筑的精美与宏大,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祭祀活动的热切期待与参与。碧瓦覆盖的屋檐,修长的走廊,每一处都透露出精致与华丽,这不仅是神灵居所的庄严体现,也是人民愿望与努力的结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盛大与美丽,同时也体现了人与神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作者介绍

何贲
朝代:宋

何贲,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官华原县主簿(《金石萃编》卷一四六)。
猜你喜欢

寿春刘子希尹言念故乡有拂衣之兴奉问

恨别君今忆旧山,感时予亦念乡关。

天涯岐路几回首,岁暮风尘多苦颜。

方朔久疏金马诏,季鹰终为玉鲈还。

江城紫翠群峰霁,望极春云杳霭间。

(0)

人日有怀白岩侍郎

去年人日题诗处,郑氏茅堂春可怜。

出谷早莺啼恰恰,映风寒竹倚娟娟。

随銮并入青云上,解佩同归素月前。

此日寂寥惊旅食,坐看庭雪抚流年。

(0)

麦场

上场新麦高嶙峋,手拥云汉批鱼鳞。

赤骡双拖碧玉轮,碾碎场头青草茵。

咿轧车鸣石径路,轰腾马跃长河津。

云烟豁开珠贝出,金网决断珊瑚新。

扬锹直上一百尺,海风捲波生细尘。

较然神农别贤否,糠秕不与谷实伦。

青钱坠地量满斛,男颜欢悦女不颦。

明朝报神荐??,十口幸免为饥人。

寄语城中冗食者,百谷由来皆苦辛。

(0)

首阳薇

朝采薇,露未晞。夕采薇,风凄凄。

岐山东来墨为缞,大白小白悬两旗。

食周之粟不如蕨与薇。蕨薇虽不饱,应是商山草。

(0)

庆欧阳碧溪六十·其一

深巷閒门取自怡,屡烦当道驻旌旗。

才如太白名偏著,赋埒扬雄字总奇。

花甲荐更新岁月,柏台犹仰旧威仪。

诸郎继武浑能事,此去恩波未有涯。

(0)

游青原山

朝访名山露未晞,翠岚浮动欲侵衣。

坡头路转松阴合,陇上人閒豆荚肥。

泉响遥闻心已净,寺门初到梦先飞。

从来剩有烟霞癖,争奈行藏与愿违。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