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宝华和尚卷》
《题宝华和尚卷》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幻目由来见幻华,饮光何事又拈华。

两华举似知华客,为有别差无别差。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名为《题宝华和尚卷》。诗中以“幻目”和“饮光”为引子,探讨了对事物认知的虚幻本质与真实之间的关系。

首句“幻目由来见幻华”,意味着人们的眼睛因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所看到的事物往往带有虚幻色彩。这里的“幻华”指的是那些非现实、非本质的事物表象。诗人通过这一句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性,即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并非完全真实,而是被我们的思维和情感所过滤和塑造的。

接着,“饮光何事又拈华”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幻华”的思考。这里“饮光”可能象征着深入事物的本质或洞察真相的过程,而“又拈华”则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看似真实的表象。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即在试图理解世界本质时,为何还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后两句“两华举似知华客,为有别差无别差”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反思。诗人指出,面对“幻华”与“饮光”所见的“华”,真正的智者能够识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这里的“别差”指的是不同之处,“无别差”则强调了在更高层次的理解中,这些差异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被视为同一。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真理追求的一种哲学思考,即在深入探索之后,可能会发现某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或一致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的虚实、真伪问题,以及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困惑与领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也启示读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应保持审慎的思考态度,不断寻求更深层次的认知。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寓感四首·其一

白日在天上,明两以作离。

人君发天德,普照亦如之。

浮云纤末生,倏见昏阴滋。

玄象有混辟,怀歌盛明时。

(0)

秋怀和答友人戴师观五首·其四

杨朱泣岐路,墨翟悲素丝。

习染当自择,去适慎所之。

流光俯仰中,昨者非今时。

请看桃李花,倏忽成空枝。

努力崇令德,研精寄幽词。

少壮一无能,老大徒嗟咨。

仙人不可学,漫托餐玄滋。

落日不返照,逝水无回期。

古人贱尺璧,此语当三思。

(0)

寿宋樗庵辞四章·其四

有清其秋令节芳兮。有丛者菊吐幽香兮。

登公堂兮举公觞兮。伐鼓吹笙浩且昌兮。

祝公寿兮乐无疆兮。

(0)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其一

社稷安危虑独深,一官那敢计升沉。

危言竞侧宵人目,严谴终非圣主心。

薄海定知传谏草,故乡犹幸盍朋簪。

新诗满牍同心侣,把卷低徊不忍吟。

(0)

怜愚诗四十二首·其三十四

清寒原是好名声,误拟羞惭效侈盈。

勉强风流神不王,困穷无计酿戈兵。

(0)

题黄孟节峡东草堂

市迥茅堂静,冈分玉峡回。

藤檐云气逼,瓮牖旭光来。

稚柳依沙种,幽花瞰水栽。

凫鹥时狎近,豺虎息惊猜。

山霭霏霏远,汀云漾漾开。

游丝当散帙,啼鸟劝持杯。

商舶从纷若,桡歌亦快哉。

名同浣溪叟,暂屈济时才。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