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倚寒沼,幽芳动岁杪。
渡头风雪多,啼鸦弄清晓。
疏林倚寒沼,幽芳动岁杪。
渡头风雪多,啼鸦弄清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宁静画面,通过疏林、寒沼、风雪和啼鸦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首句“疏林倚寒沼”,以“疏林”与“寒沼”相映衬,疏林暗示了树木稀疏,寒沼则点明了环境的寒冷与静谧,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冬日特有的清冷景象。林木依偎在寒冷的水边,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的循环。
次句“幽芳动岁杪”,“幽芳”指的是在寒冷季节中依然能散发香气的花朵或植物,这里的“幽”字强调了这种芳香的神秘与不显眼,而“动岁杪”则意味着这种幽香在年末时节悄然绽放,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希望。
接着,“渡头风雪多,啼鸦弄清晓”,渡头是水边的码头,此处的风雪不仅增加了环境的寒冷感,也赋予了画面一种动态美。风雪中的啼鸦,它们的叫声在清晨的寂静中回荡,打破了冬日的沉寂,为这幅画增添了生命的活力。这里的“弄”字生动地描绘了啼鸦在风雪中的鸣叫,仿佛它们在玩弄着清晨的宁静,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清晨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界的静谧与寒冷,也不乏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冬日画卷。
枉渚八日留,池口百里近。
东风翻白波,寸步不容进。
如许天吴怒,颇讶地轴震。
崩腾雪山飞,胆掉老眼晕。
岂惟佐豪吟,更觉苏宿疢。
还家可指日,去意复小靳。
遗体泰山重,瞢敢诿忠信。
流坎随所遇,迟速吾不问。
我本扶犁手,为儒父兄意。
全家饱官廪,发肤尽君赐。
一念三稽首,报答迄未议。
向来挹前修,谓可跬步至。
即今频频食,空负堂堂志。
尚当桑榆收,未可弁髦弃。
柰何不自爱,生理冒所忌。
致君荣吾亲,环省已不冀。
馀年犹视息,旧学有造诣。
其次在立言,揆予敢辟是。
于世粗有益,就死可无愧。
噬将金玉女,凛凛戒失坠。
瞿昙住西域,说法度群生。
群生所依怙,目以不动尊。
惟其不动故,群动皆摄受。
是时波旬种,百千万眷属。
排拫摧毁辱,蜂发雨矢集。
瞿昙如须弥,蜉蠓如予何。
亦如太虚空,云翳自变灭。
砥柱中惊波,古今无少损。
不动而坐胜,妙力固如是。
子道已末法,衲子沈世纷。
竞为住院计,匪利即趋名。
就常不待招,逐有栈豆恋。
实师住神居,四众所归向。
云何得归向,以师清修故。
虽为众归向,不作患失想。
翩然挈瓶锡,去若释峤云。
亦如箭辞弦,势若不可挽。
自师扫积弊,群魔尚遗种。
瞿昙昔去世,政以波旬故。
师行不回首,彼魔所愿欲。
虽无末法病,或昧不动意。
请答四众心,请为神居地。
柅车折蜚锡,山立镇故栖。
须弥自无恙,太虚自空旷。
冲波沄沄去,砥柱屹不知。
群魔今末势,残雪行见晛。
我心寂不动,是瞿昙智力,是子大法权。
我不为子道,子道可槩举。
庸酌四众心,为子说此偈。
瞿昙设住世,与子同首肯。
《神居实师退院作偈留之》【宋·陈造】瞿昙住西域,说法度群生。群生所依怙,目以不动尊。惟其不动故,群动皆摄受。是时波旬种,百千万眷属。排拫摧毁辱,蜂发雨矢集。瞿昙如须弥,蜉蠓如予何。亦如太虚空,云翳自变灭。砥柱中惊波,古今无少损。不动而坐胜,妙力固如是。子道已末法,衲子沈世纷。竞为住院计,匪利即趋名。就常不待招,逐有栈豆恋。实师住神居,四众所归向。云何得归向,以师清修故。虽为众归向,不作患失想。翩然挈瓶锡,去若释峤云。亦如箭辞弦,势若不可挽。自师扫积弊,群魔尚遗种。瞿昙昔去世,政以波旬故。师行不回首,彼魔所愿欲。虽无末法病,或昧不动意。请答四众心,请为神居地。柅车折蜚锡,山立镇故栖。须弥自无恙,太虚自空旷。冲波沄沄去,砥柱屹不知。群魔今末势,残雪行见晛。我心寂不动,是瞿昙智力,是子大法权。我不为子道,子道可槩举。庸酌四众心,为子说此偈。瞿昙设住世,与子同首肯。
https://shici.929r.com/shici/MJbbFNC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