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初看紫气浮,那堪星旆去悠悠。
虚堂昼静琴声在,野径苔深鹤迹留。
抱郭春辉藏万树,长江流水自千秋。
最怜浮葛祠前月,转觉清光上凤楼。
灵境初看紫气浮,那堪星旆去悠悠。
虚堂昼静琴声在,野径苔深鹤迹留。
抱郭春辉藏万树,长江流水自千秋。
最怜浮葛祠前月,转觉清光上凤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联“灵境初看紫气浮,那堪星旆去悠悠”,以“紫气”和“星旆”的形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阔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接着,“虚堂昼静琴声在,野径苔深鹤迹留”两句,通过“虚堂”、“昼静”、“琴声”和“鹤迹”,展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幽静与和谐,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只有琴声和鹤鸣打破这份宁静。
“抱郭春辉藏万树,长江流水自千秋”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春日里城市与自然的交融,以及长江水的永恒流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长河。最后,“最怜浮葛祠前月,转觉清光上凤楼”以“浮葛祠前月”为焦点,不仅表达了对月色美景的喜爱,还通过“清光上凤楼”这一细节,隐喻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空江浪阔。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水边照影,华裾曳翠,露搔泪湿。湘烟暮合。□尘袜、凌波半涉。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
樊姊玉奴恨,小钿疏唇,洗妆轻怯。汜人最苦,纷痕深、几重愁靥。花隘香浓,猛熏透、霜绡细摺。倚瑶台,十二金钱晕半掐。
红炉围锦,翠幄盘雕,楼前万里同云。
青雀窥窗,来报瑞雪纷纷。
开帘放教飘洒,度华筵、飞入金尊。
斗迎面,看美人呵手,旋浥罗巾。
莫说梁园往事,休更羡、越溪访戴幽人。
此日西湖真境,圣治中兴。
直须听歌按舞,任留香、满酌杯深。
最好是,贺丰年、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