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是旧游人。花非昔日春。记合欢、树底逡巡。
曾折红丝围宝髻,携娇女、坐斜曛。芳树起黄尘。
苕溪断锦鳞。料也应、梦绕燕云。
还向凤城西畔路,同笑语、拂花茵。
客是旧游人。花非昔日春。记合欢、树底逡巡。
曾折红丝围宝髻,携娇女、坐斜曛。芳树起黄尘。
苕溪断锦鳞。料也应、梦绕燕云。
还向凤城西畔路,同笑语、拂花茵。
这首词以"客是旧游人"开篇,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描绘客人的身份和眼前花非昔春的景象,暗示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记合欢、树底逡巡"回忆起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折花赠予女子,一同在夕阳下嬉戏,画面温馨而动人。
接下来,"芳树起黄尘"象征着世事如梦,繁华落尽,"苕溪断锦鳞"则借喻人事疏离,如同鱼儿断了联系,难以追寻。诗人想象对方可能在梦中仍萦绕于燕云之地,那是他们曾经共享的欢乐之地。
结尾处,诗人设想重逢的情景,希望在凤城西畔的路上,再次与旧友笑语欢聚,一同拂去花茵上的尘埃,找回那份久违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重逢的期待。
灯前月下嬉游处。向笙歌、锦绣丛中相遇。
彼此知名,才见便论心素。
浅黛娇蝉风调别,最动人、时时偷顾。归去。
想闲窗深院,调弦促柱。乐府初翻新谱。
漫裁红点翠,闲题金缕。燕子入帘时,又一番春暮。
侧帽燕脂坡下过,料也记、前年崔护。休诉。
待从今须与,好花为主。
峨峨赤帻声甚雄,意气不与其曹同。
我求长鸣久未获,一见便觉千群空。
主人烧神议已决,知我此意遽见从。
秋衣初缝惜不得,急典三百新青铜。
怜渠亦复解人意,来宿庭树不待笼。
狐狸熟睨那敢犯,萧萧清露和微风。
五更引吭震户牖,横梃无复须元戎。
明星已高啼未已,云际腾上朝阳红。
老夫抱病气已索,赖汝豪壮生胸中。
明朝舂黍得碎粒,第一当册司晨功。
前年从军南山南,夜出驰猎常半酣。
玄熊苍兕积如阜,赤手曳虎毛毵毵。
有时登高望鄠杜,悲歌仰天泪如雨。
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
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汍澜。
雒阳八陵那忍说,玉座尘昏松柏寒。
儒冠忽忽垂五十,急装何由穿裤褶。
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
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
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
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
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
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