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雪后玉嶙峋,无数梅花满路春。
竹杖芒鞋过桥去,山中高卧更何人。
群峰雪后玉嶙峋,无数梅花满路春。
竹杖芒鞋过桥去,山中高卧更何人。
此画描绘了一幅雪后山景图,群峰在雪的覆盖下仿佛被雕琢成了玉器,晶莹剔透,美不胜收。道路两旁,梅花盛开,点缀着整个画面,为冬日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画中人物手持竹杖,脚踏芒鞋,悠然自得地走过小桥,步入山中,似乎寻找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画面通过“雪后玉嶙峋”、“无数梅花”、“竹杖芒鞋”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雪后的山峰如同玉雕,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梅花的绽放不仅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而人物的选择性描绘——仅以竹杖和芒鞋呈现,隐去了面容和具体动作,使得观者能够更加自由地想象其内心世界和行动轨迹,从而产生共鸣。
整体而言,这幅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和谐统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秋入银屏,金钩冷、湘帘高轴。
叹秋光、芙蓉粉褪,桂枝香触。
月殿冰轮光乍冷,玉楼鸳瓦寒生栗。
倚栏杆,庭院悄无人,风敲竹。池塘里,鸳鸯浴。
帘栊下,鹦哥宿。听何处箫声,吹残红玉。
月转西廊花影乱,漏沉东阁砧鸣促。
又依稀,铜箭已将残,疏钟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