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双栖偶一鸣,无才那敢论时清。
才经楚泽人堪老,若到燕台马自轻。
白雪和来难后辈,青云是处畏先声。
与君暗忆祗园地,不冷莲花惠远盟。
有鸟双栖偶一鸣,无才那敢论时清。
才经楚泽人堪老,若到燕台马自轻。
白雪和来难后辈,青云是处畏先声。
与君暗忆祗园地,不冷莲花惠远盟。
这首诗以鸟双栖偶一鸣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有鸟双栖偶一鸣,无才那敢论时清”,以鸟喻人,暗示自己虽无显赫才华,但依然敢于谈论时事,流露出一种不甘平凡的豪情。颔联“才经楚泽人堪老,若到燕台马自轻”运用楚泽和燕台的典故,表达了才华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感受,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才华的反思与自省。
颈联“白雪和来难后辈,青云是处畏先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白雪”与“青云”的形象,既赞美了前辈的成就,也表达了对后辈的期许,同时流露出对自身地位和影响力的担忧。尾联“与君暗忆祗园地,不冷莲花惠远盟”则以回忆与友情为结,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友谊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唐家天子尊黄屋,大业隆兴调玉烛。
当年十八登瀛仙,弘文日侍分三六。
两京初定四海清,君圣臣贤古难续。
立本图真亮为赞,遂令书府藏诸椟。
后有龙眠传此本,礼乐衣冠激流俗。
自从沦落向人间,画手纷纷互翻覆。
千年事去君莫问,留得青编遣人读。
萧萧马耳射东风,长安道上春山绿。
今年胥门十一月,杨柳青青寒不脱。
雕戈白马黄须郎,朝朝忍见行人别。
行人吴头或楚尾,心趁飞花度黑水。
避暑銮舆狩未回,都人南望思投箠。
都人泣向都官道,塞北江南柳还好。
风纚露沐恩既殊,报荅春光愿终老。
君不闻虎狼之秦六国雄,可怜千丈泰山松,至今称是大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