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江村静且恬,溪光山色入吟拈。
黄梅应节摽乾腊,绿麦临秋馈碾䬯。
莺发新簧梭菀柳,燕寻故垒掠湘帘。
渔郎蓑笠摇归棹,披得如丝细雨纤。
初夏江村静且恬,溪光山色入吟拈。
黄梅应节摽乾腊,绿麦临秋馈碾䬯。
莺发新簧梭菀柳,燕寻故垒掠湘帘。
渔郎蓑笠摇归棹,披得如丝细雨纤。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江村的宁静与恬淡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首句“初夏江村静且恬”,开篇即点明季节与地点,江村在初夏时节显得格外宁静而安详。接着,“溪光山色入吟拈”一句,通过“溪光山色”这一意象,展现了江村周围山水的美丽风光,仿佛诗人正在吟咏着这自然之美的诗句。
“黄梅应节摽乾腊,绿麦临秋馈碾䬯”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黄梅成熟与绿麦即将收获的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即将到来。这里的“摽乾腊”和“馈碾䬯”分别指黄梅成熟时的景象和绿麦即将被碾磨成面粉的过程,充满了农事活动的生动画面。
“莺发新簧梭菀柳,燕寻故垒掠湘帘”则通过莺鸟和燕子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莺鸟在菀柳间穿梭鸣叫,燕子则在空中轻盈地掠过,这些生动的场景增添了诗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渔郎蓑笠摇归棹,披得如丝细雨纤”描绘了一幅渔夫归家的画面。渔夫身着蓑衣,头戴斗笠,摇动着小舟,细雨中归家的场景温馨而宁静,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初夏江村的自然美景,也融入了农事活动的生动场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八座能分一日光,题名犹记榜间黄。
看渠超出金闺彦,顾我曾为同舍郎。
高会九人寻水石,纵谈一笑间宫商。
越王孙子琼瑶句,细把重吟恐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