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如镜,双桨凌波去。
莺语正钩辀,遍长堤、落红飞絮。
归来半醉,肠断玉楼人,莲叶带,藕丝衫,斜倚阑干暮。
柔蓝几叠,湿影联残雾。
暝树带钟声,浑忘却、画桥归路。
花时月夕,赢得此身闲,鹦鹉盏,凤凰槽,莫把韶光误。
湖光如镜,双桨凌波去。
莺语正钩辀,遍长堤、落红飞絮。
归来半醉,肠断玉楼人,莲叶带,藕丝衫,斜倚阑干暮。
柔蓝几叠,湿影联残雾。
暝树带钟声,浑忘却、画桥归路。
花时月夕,赢得此身闲,鹦鹉盏,凤凰槽,莫把韶光误。
这首清代董俞的《蓦山溪·西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西湖夜景。开篇"湖光如镜,双桨凌波去",以湖面如镜比喻西湖的平静,而划船者轻盈地破水前行,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接着"莺语正钩辀,遍长堤、落红飞絮",通过莺鸟的叫声和飘落的花瓣,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落寞。
"归来半醉,肠断玉楼人",诗人借主人公的微醺状态,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莲叶带,藕丝衫,斜倚阑干暮",细致描绘了人物的衣着和动作,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闲适。
下片"柔蓝几叠,湿影联残雾",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湖面的蓝光与雾气交织,增添了神秘感。"暝树带钟声,浑忘却、画桥归路",夜晚的钟声与迷失的路径,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和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花时月夕,赢得此身闲",诗人感叹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得以暂时摆脱尘世烦恼,享受闲暇。然而,"鹦鹉盏,凤凰槽,莫把韶光误",他提醒自己和读者,即使身处美景,也不要虚度光阴,要珍惜韶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