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沧洲野堂卷·其一》
《题沧洲野堂卷·其一》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白沙门外水粼粼,懒漫还宜漉酒巾。

华发任随风叶冷,远心惟与海鸥驯。

秋经泉石偏多梦,老向丘园有几人。

闻道壶觞仍爱客,风流能待布衣贫。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沧洲野堂卷(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首句“白沙门外水粼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白沙之外,水面波光粼粼,展现出水色的清澈与宁静。次句“懒漫还宜漉酒巾”则透露出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即使在慵懒之时,这样的环境也适合用来滤酒,享受生活。

第三句“华发任随风叶冷”,诗人以“华发”自比,意指白发飘零,任由秋风吹拂,显得有些凄凉,但同时也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超然心境。第四句“远心惟与海鸥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与海鸥为伴的孤独而自由的生活状态。

第五句“秋经泉石偏多梦”,暗示了诗人夜晚在山泉石边,常常沉浸于梦境之中,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内心的丰富情感。最后一句“闻道壶觞仍爱客,风流能待布衣贫”,表达出诗人虽然身居简陋,但仍然保持着热情好客,对友情和风雅生活的坚守,不因贫穷而改变其风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乐于交友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清贫生活的独特欣赏。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绣衣石榻

山城无别味,药草兼鱼果。
时到绣衣人,同来石上坐。

(0)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

(0)

庄陵挽歌词三首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
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
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
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
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
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
晓日龙车动,秋风阊阖开。
行帷六宫出,执绋万方来。
惨惨郊原暮,迟迟挽唱哀。
空山烟雨夕,新陌绕陵台。

(0)

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

长安寺里多时住,虽守卑官不苦贫。
作活每常嫌费力,移居只是贵容身。
初开井浅偏宜树,渐觉街闲省踏尘。
更喜往还相去近,门前减却送书人。

(0)

寒食内宴二首

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余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彩花廊下映华栏。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0)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竹岩

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
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