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甃敲桐,蜃疏摇桂,冷到一双栖处。
曲曲朱栏,郎归犹未,红襟憔悴非故。
念去去烟波冷,前程暗风雨。
悄辞去,向雕梁、又还偷顾,愁绪满、行近绮窗难语。
瘦损卷帘人,叠鸾笺教向谁付?
暗蹙弯蛾,算从今、日日凝伫。
待明年花事,细认卢家门户。
鸳甃敲桐,蜃疏摇桂,冷到一双栖处。
曲曲朱栏,郎归犹未,红襟憔悴非故。
念去去烟波冷,前程暗风雨。
悄辞去,向雕梁、又还偷顾,愁绪满、行近绮窗难语。
瘦损卷帘人,叠鸾笺教向谁付?
暗蹙弯蛾,算从今、日日凝伫。
待明年花事,细认卢家门户。
这首《法曲献仙音·秋燕》由清代词人杜贵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燕子离巢归来的凄美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燕子在秋风中飞行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它们对旧巢的眷恋与不舍。
“鸳甃敲桐,蜃疏摇桂”,开篇即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鸳鸯石砌的小巷中传来敲击梧桐的声音,海市蜃楼般的光影在桂花树间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冷到一双栖处”,点明了燕子曾经的家园,如今已显得格外冷清,暗示了它们即将离开或已经离开的情境。
“曲曲朱栏,郎归犹未,红襟憔悴非故”,进一步描绘了燕子的处境,它们在曲折的红色栏杆旁等待着主人归来,但主人尚未归来,燕子的羽毛因思念和等待而显得憔悴不堪。
“念去去烟波冷,前程暗风雨”,表达了燕子对未来旅程的担忧,它们知道前方将面临寒冷的烟波和未知的风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悄辞去,向雕梁、又还偷顾”,燕子在离开时悄悄地回顾,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即使要远行,也忍不住回头望一眼曾经的家园。
“愁绪满、行近绮窗难语”,燕子接近绮丽的窗户时,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愁绪,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
“瘦损卷帘人,叠鸾笺教向谁付?”这里以“卷帘人”比喻那些曾经与燕子相伴的人,燕子离去后,这些人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失落,而燕子想要传递的信息却无处可寄。
“暗蹙弯蛾,算从今、日日凝伫”,燕子的眉头紧锁,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从今往后,它们只能日复一日地凝望远方,期待着重逢的一刻。
“待明年花事,细认卢家门户”,最后,燕子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来年春暖花开之时,能够再次找到熟悉的家园,与主人团聚。
整首词通过燕子这一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季节变换、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