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补何多只近州,却于中禁胜淹留。
晚参国论非无乐,苦说时难更有愁。
天下知心古来少,人间此梦觉应休。
自嗟不识鄞江路,清泪因公寄海流。
外补何多只近州,却于中禁胜淹留。
晚参国论非无乐,苦说时难更有愁。
天下知心古来少,人间此梦觉应休。
自嗟不识鄞江路,清泪因公寄海流。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叶适所创作的《楼参政挽词》。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仕途生涯颇有感慨。他在开篇便提出“外补何多只近州”,表达了对官场中人事更迭、远方任职与家乡相距过远的无奈之情。紧接着,“却于中禁胜淹留”则揭示出作者对于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所带来的困扰和停滞感。
在“晚参国论非无乐,苦说时难更有愁”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参与,虽然这份关心并未减轻他的忧虑,反而因为时代的艰难增添了更多的烦恼。
接着,“天下知心古来少,人间此梦觉应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逃离尘嚣的心境。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和读者,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最好是保持一种觉悟,然后放手。
最后两句“自嗟不识鄞江路,清泪因公寄海流”则显示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鄞江路”虽然未指明具体地点,但它代表着作者对家乡的渴望和留恋,以及因为仕途所迫而不能回归的无奈。这股清泪不仅是诗人的个人哀愁,也寄托了他对于整个时代、社会状态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涯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于家国的深沉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