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二姝抚婴图》
《题二姝抚婴图》全文
明 / 刘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休识流黄罢养蚕,桃根桃叶并清酣。

龙绡却暑肌香腻,蝉翼凌风鬓影鬖。

常恨画中题豆蔻,谁教窗下种宜男。

螽斯合备房中乐,见说如今化已覃。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生动的画卷,通过“题二姝抚婴图”的主题,展现了明代画家刘绩对女性温柔与母性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流黄”、“桃根桃叶”、“龙绡”、“蝉翼”等,不仅描绘了画面中的场景,更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休识流黄罢养蚕”,开篇即以“流黄”这一传统织物的颜色,暗示了画面中女性的勤劳与细致,同时“罢养蚕”则可能象征着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转变,从传统的农事劳作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关怀。

“桃根桃叶并清酣”,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人物的和谐与愉悦,桃树作为春天的象征,其“根”与“叶”并存,既表现了生命的延续,也寓意着女性间的深厚情谊。

“龙绡却暑肌香腻,蝉翼凌风鬓影鬖”,这两句通过“龙绡”(一种珍贵的丝织品)和“蝉翼”(轻薄透明),形象地描绘了女性肌肤的细腻与轻盈,以及发丝随风飘动的灵动之美,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常恨画中题豆蔻,谁教窗下种宜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画面中未尽之意的感慨,豆蔻比喻青春,宜男则象征生育,暗示了画面中女性的青春活力与孕育生命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直接描绘这些美好瞬间的遗憾。

“螽斯合备房中乐,见说如今化已覃”,最后两句引用《诗经》中的“螽斯”,象征子孙满堂的幸福,表达了对家庭和谐与后代繁盛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二姝抚婴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温柔与母性,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庭幸福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绩
朝代:明

姓亦作镏。明浙江山阴人,祖籍洛阳,字孟熙。刘涣子。不求仕进,教授乡里。家贫,经常迁徙,所至则署卖文榜于门,得酬辄市酒待客,随手而尽。家有西江草堂,人称西江先生。工诗,有名一时。曾著《诗律》、《嵩阳稿》,有《霏雪录》传世。
猜你喜欢

醉吟二首·其二

三春草草眼中过,未抵三冬乐事多。

烛焰双丫红再合,酒花半蕾碧千波。

孤寒霜月侬相似,跌宕雪风谁奈何。

道是闲人没勋绩,一枝樵斧一渔蓑。

(0)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0)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0)

正月八日峡中新花

深碧长条浅紫芽,晓丛无数傲霜华。

只应耻在江梅后,未著叶时先放花。

(0)

送钱文季赴班

鳌头那久幕莲间,国子先生促趁班。

元自胸中有奇观,须教集里富江山。

三年再见虽成别,正月诸生亦入关。

为赋江空岁年晚,功名惟恐鬓毛斑。

(0)

猎骑

兵印对封入卫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血迸金疮卧铁衣。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