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好住苦弗住,驮岭难居真欲居。
出地入天须任我,来今去古不关渠。
万由旬上起肤寸,一刹那间弥太虚。
识得鬘华云体段,妙高高处坐如如。
钟山好住苦弗住,驮岭难居真欲居。
出地入天须任我,来今去古不关渠。
万由旬上起肤寸,一刹那间弥太虚。
识得鬘华云体段,妙高高处坐如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宝云庵戒师》,表达了对钟山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首句“钟山好住苦弗住”写出了诗人对钟山美景的留恋,但又不得不离开;“驮岭难居真欲居”则表达了对艰难环境的适应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出地入天须任我”强调了诗人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希望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来今去古不关渠”则表明他超脱于时间束缚,看淡历史变迁。诗人进一步通过夸张的手法,“万由旬上起肤寸,一刹那间弥太虚”,描绘出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无垠,以此展现内心的豁达与禅意。
最后两句“识得鬘华云体段,妙高高处坐如如”运用佛教术语,比喻戒师的智慧如同云朵般广大,已经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能够在最高峰上保持平静如如不动的状态。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戒师修行境界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自身的禅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