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其三》
《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其三》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衿佩欢迎师帅来,读书种子赖栽培。

他年济济云霄路,谁信清朝叹乏才。

(0)
注释
衿佩:衣襟上的装饰或勋章,表示尊敬。
师帅:指老师或者领导者。
栽培:培养教育,比喻对人才的培育。
他年:未来某时。
济济:形容人才众多。
云霄路:比喻仕途或成功的道路。
清朝: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清朝时期,也可能是泛指。
叹乏才:感叹人才短缺。
翻译
衣襟佩饰上欢迎着师长的到来
读书人的成长依赖于辛勤的培育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黻所作,名为《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其三)》。从字里行间可见到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师帅来访的欢迎之情。

“衿佩欢迎师帅来”,这里的“衿”指的是衣服上的佩饰,而“衿佩”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学子们接受老师的教诲,表明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教育者的尊敬。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学校对于师帅到来的热烈欢迎之情。

“读书种子赖栽培”,这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读书”指的是学习,“种子”象征着学生,而“赖栽培”则表明这些未来之才需要老师的培养。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生长中的植物与成长中的学子,凸显了知识传承的必要。

“他年济济云霄路”,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景象,即未来的道路宽阔而光明。“他年”指的是将来,“济济”形容道路宽广无阻,而“云霄路”则是比喻学问的高远。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未来学子们学术成就的美好愿景。

最后一句“谁信清朝叹乏才”,在这里“谁信”表达了一种质疑的情感,“清朝”虽然可以指代宋朝,但也可能是泛指一个时代或时期,而“叹乏才”则意味着对人才的缺乏表示遗憾。诗人通过这一句传达了对于当下社会人才辈出的担忧,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关注。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与对师帅到来的欢迎,更展现了对未来学术成就的美好期待以及对当前人才匮乏的担忧,体现出宋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题明因尼寺陈后主所建

六代兴亡似掷梭,空留尼寺傍山阿。

残碑犹识金仙事,国破谁传玉树歌。

绕屋烟霞供笑语,一龛灯火隔松萝。

由来陵谷皆迁变,湖水依然自绿波。

(0)

秋夜宿三河

黄昏依古岸,渔火照沙洲。

秋满千山白,滩衔乱石流。

推篷光入枕,繫树影移舟。

不识谁家子,清歌水上楼。

(0)

过天池废寺

迥绝秋山上,翻因废寺登。

松涛犹作梵,萤火似传灯。

日冷埋尘佛,云孤守殿僧。

放生闻自昔,池水漫空澄。

(0)

白苧村访编通禅师

桑野湿烟敛,秦溪晓霁开。

我迷行处草,君埽坐边苔。

檐翠放新竹,庭香堕熟梅。

自期留一宿,不虑雨鸠催。

(0)

送济上人归省

苦学不耽春夜眠,思家却泛春江船。

褰衣远道草头露,濯足故山花下泉。

黄鹄方怀少年志,白云偶赋归来篇。

再看入室须玄指,何限天香浮月边。

(0)

吊沈治铭

携手孤山各赋诗,白梅黄鹤笑人痴。

茫茫归去无家别,月下疏钟唤梦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