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兴亡似掷梭,空留尼寺傍山阿。
残碑犹识金仙事,国破谁传玉树歌。
绕屋烟霞供笑语,一龛灯火隔松萝。
由来陵谷皆迁变,湖水依然自绿波。
六代兴亡似掷梭,空留尼寺傍山阿。
残碑犹识金仙事,国破谁传玉树歌。
绕屋烟霞供笑语,一龛灯火隔松萝。
由来陵谷皆迁变,湖水依然自绿波。
这首诗《题明因尼寺陈后主所建》是明代诗人朱妙端的作品,通过“六代兴亡似掷梭”开篇,巧妙地将历史的更迭比作织梭,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的快速与无情。接着,“空留尼寺傍山阿”一句,点出明因尼寺静立于山间,仿佛见证了无数兴衰更替,却只能以沉默的姿态留存。
“残碑犹识金仙事,国破谁传玉树歌”两句,通过残存的碑文和已逝的乐章,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与繁华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与世事的无常。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绕屋烟霞供笑语,一龛灯火隔松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屋外烟霞缭绕,屋内笑声相伴,一盏灯火在松林间映照,既展现了生活的温馨与美好,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
最后,“由来陵谷皆迁变,湖水依然自绿波”以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变迁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恒久不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赞美,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春风如许可复奈,扶藜与子一笑怀。
初缘晴日垂垂发,更为吾人细细开。
莫憎白眼校尉老,快唤青州从事来。
径欲寻君说幽意,夕阳故挽一枝回。
使君新自四明归,邀我同为众乐诗。
山川可爱惜不见,昼想夕思心为罢。
恍然神遇若有得,赍身乃在天之涯。
涨海连空四无岸,天吴却坐鲛人观。
以手挥弄日月丹,能令桑田变瀰漫。
海边偶到山城中,山城二月多春风。
牛羊闲暇夕阳晚,楼阁参差朝雾浓。
一泓山溜佛头绿,环以翠屏屏六曲。
人烟扰扰事嬉游,落花啼鸟更汀洲。
中为台榭斗十二,上有藻井排文楸。
旁人指点此何许,云是四明行乐处。
此乐为民非为身,始是集贤钱使君。
使君风韵谁之比,政事次公诗短李。
醉凭熊轼劝耕畴,狂取螺杯翻舞袂。
侬爱使君君勿归,诏书夺之知何为。
闻侍玉皇香案侧,银台深阻无消息。
意迷却悟坐空斋,忽省君诗昨日来。
叠纸为君书所见,不知众乐诚然哉。
《众乐亭》【宋·吴充】使君新自四明归,邀我同为众乐诗。山川可爱惜不见,昼想夕思心为罢。恍然神遇若有得,赍身乃在天之涯。涨海连空四无岸,天吴却坐鲛人观。以手挥弄日月丹,能令桑田变瀰漫。海边偶到山城中,山城二月多春风。牛羊闲暇夕阳晚,楼阁参差朝雾浓。一泓山溜佛头绿,环以翠屏屏六曲。人烟扰扰事嬉游,落花啼鸟更汀洲。中为台榭斗十二,上有藻井排文楸。旁人指点此何许,云是四明行乐处。此乐为民非为身,始是集贤钱使君。使君风韵谁之比,政事次公诗短李。醉凭熊轼劝耕畴,狂取螺杯翻舞袂。侬爱使君君勿归,诏书夺之知何为。闻侍玉皇香案侧,银台深阻无消息。意迷却悟坐空斋,忽省君诗昨日来。叠纸为君书所见,不知众乐诚然哉。
https://shici.929r.com/shici/XrsPBk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