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绝天门耸,山盘涧户开。
石衔残月落,树拥晓云回。
振策穿飞瀑,看碑拭古苔。
崔嵬伤陟彼,谁与酌金罍。
地绝天门耸,山盘涧户开。
石衔残月落,树拥晓云回。
振策穿飞瀑,看碑拭古苔。
崔嵬伤陟彼,谁与酌金罍。
这首清代诗人曹士俊的《晓行天门山》描绘了一幅清晨山行的生动画面。首句“地绝天门耸”展现了天门山高耸入云的险峻,仿佛与天地相隔;次句“山盘涧户开”则描绘了山路蜿蜒,山涧溪流在山脚下的景象,门户洞开,富有生机。
“石衔残月落”运用拟人手法,写月落西山,仿佛被山石所衔,增添了静谧的夜色;“树拥晓云回”则描绘了晨雾缭绕,树木环抱,如同云雾在树间回旋,展现出早晨的清新气息。
“振策穿飞瀑”描述了诗人策马前行,穿越飞瀑的壮观场景,显示出旅程的艰辛与乐趣;“看碑拭古苔”则暗示着历史的痕迹,诗人停下擦拭古碑上的青苔,流露出对过往文化的敬仰。
最后两句“崔嵬伤陟彼,谁与酌金罍”表达了诗人登临高处时的孤独感和对饮酒共乐的向往,以“崔嵬”形容山势之高,“伤陟彼”流露出攀登的疲惫,而“谁与酌金罍”则透露出一种无人共享美景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独自登山的内心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刘郎老矣,倦入繁华地。
触目愈伤情,念陈迹、人非物是。
共谁携手,落日步江村,临远水,对遥山,闲看烟云起。
买牛卖剑,便作儿孙计。
朋旧自荣华,也怜我、无名无利。
箪瓢锺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贪爱从今止。
银蟾光彩。
喜稔岁闰正,元宵还再。
乐事难并,佳时罕遇,依旧试灯何碍。
花市又移星汉,莲炬重芳人海。
尽勾引,遍嬉游宝马,香车喧隘。
晴快。
天意教、人月更圆,偿足风流债。
媚柳烟浓,夭桃红小,景物迥然堪爱。
巷陌笑声不断,襟袖馀香仍在。
待归也,便相期明日,踏青挑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