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须学蔺相如,每遇廉颇独让车。
晚圃晴霞秋习射,半窗苦竹午临书。
群公望隔三山杳,圣主明周万里馀。
素志漫言伸未得,忘机直欲混樵渔。
有怀须学蔺相如,每遇廉颇独让车。
晚圃晴霞秋习射,半窗苦竹午临书。
群公望隔三山杳,圣主明周万里馀。
素志漫言伸未得,忘机直欲混樵渔。
此诗《东宁十咏》由清代诗人高拱乾所作,通过“有怀须学蔺相如,每遇廉颇独让车”两句,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蔺相如谦让精神的推崇,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希望自己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能像蔺相如一样保持高风亮节,不与人争锋相对。
接下来,“晚圃晴霞秋习射,半窗苦竹午临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傍晚时分,晴空中的霞光映照在园中,诗人在此习射,午后则在窗前苦读,体现了诗人对学问和武艺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群公望隔三山杳,圣主明周万里馀”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三山”来比喻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同时又以“圣主明周万里”表达对理想君王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虽身处官场却心系百姓、渴望实现政治理想的感慨。
最后,“素志漫言伸未得,忘机直欲混樵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有着高尚的志向与理想,但另一方面却难以实现,只能寄情于自然,向往与世无争、隐居山林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煌煌太微廷,执法列其右。
夜来视星文,光荣殊昔有。
闻君掌兰台,北向遥沥酒。
知己非独欢,苍生望来久。
平生恬澹志,中立无所苟。
在德固罔愆,于言良不朽。
由来风纪地,所尚非绳纠。
但令源本端,足使民俗厚。
君家自青齐,先世属台斗。
赓飏明盛日,廓落经纶手。
继起今有人,联飞自相友。
看花岁最先,劲柏凋弥后。
人称独坐三,位冠群乡九。
泥涂吾曳尾,霄汉君骧首。
颇忆十年前,春宵同剪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