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垂衣裳。兴礼乐,迈虞唐。箫韶九成仪凤凰。
日月中天照八荒。民安物阜,时和岁康。
上奉万年觞。胤祚无疆。
圣主垂衣裳。兴礼乐,迈虞唐。箫韶九成仪凤凰。
日月中天照八荒。民安物阜,时和岁康。
上奉万年觞。胤祚无疆。
这首明代陆深的诗《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其四)》以简洁而庄重的语言,描绘了圣主在冬至庆典中倡导礼仪音乐的盛况。"垂衣裳"象征着君王以谦逊姿态治理国家,"兴礼乐"则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和文化复兴。"迈虞唐"暗指超越虞舜和唐朝的盛世,表达了对前朝繁荣的敬仰。
"箫韶九成仪凤凰"运用了神话传说,形容音乐之美,如凤凰般祥瑞,响彻天地。"日月中天照八荒"进一步强调了光明普照,天下安宁的景象。"民安物阜,时和岁康"直接描述了百姓安居乐业,物资丰富,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画面。
最后,"上奉万年觞"表达了对圣主长寿的祝愿,"胤祚无疆"则预祝皇位永续,江山稳固。整首诗通过赞美庆典的盛况和寓意深远的词句,展现了对明帝统治下国家繁荣昌盛的歌颂。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