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心閒却忘官,泮林唯对碧蕉閒。
盈轩色映乌纱帽,拂几凉生苜蓿盘。
半榻秋声寒外落,一帘幽梦月中残。
杜陵野老时相问,应遣题诗叶上看。
郑老心閒却忘官,泮林唯对碧蕉閒。
盈轩色映乌纱帽,拂几凉生苜蓿盘。
半榻秋声寒外落,一帘幽梦月中残。
杜陵野老时相问,应遣题诗叶上看。
这首明代王恭的《题郑浮丘碧蕉书馆》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首句“郑老心閒却忘官”点出主人公郑老心境淡泊,已经超脱于世俗官场,流露出他对闲适生活的深深喜爱。次句“泮林唯对碧蕉閒”则将读者引入郑老的书馆,泮林象征学府,碧蕉则以其青翠悠闲的姿态,衬托出书馆主人的高雅情趣。
“盈轩色映乌纱帽”写的是书馆内外的和谐景象,乌纱帽是官员的标志,此处借以形容郑老虽不在官,但其清廉之气犹在。“拂几凉生苜蓿盘”进一步描绘了书馆的日常,凉意从简单的苜蓿盘上生出,反映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与心境的宁静。
“半榻秋声寒外落,一帘幽梦月中残”通过秋声和月影,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诗意的氛围,暗示郑老在这样的夜晚,或许正沉浸在书海或梦境中,享受着心灵的宁静。“杜陵野老时相问,应遣题诗叶上看”最后两句,以杜陵野老来访,想象他们会以题诗的方式交流,表达对郑老学问与人品的敬仰,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郑老的书馆生活,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我生寡谐俗,志与山林期。
谬拟渭川载,岂羡荆山悲。
弱龄不解事,走马长安郊。
紫绶虽挂身,丹丘阻逍遥。
心随万里云,舒卷何萧萧。
翩翩朱凤凰,飞集梧桐树。
冠盖交路衢,青云有捷步。
弹冠无钝硎,结交尽雄才。
殷君起东鲁,我使关西来。
揖鞭尘埃中,朗如玉山开。
时从二三友,览古黄金台。
四序更代易,人生岂常遇。
相如归蜀都,贾谊长沙去。
去去游梁园,耕钓孟诸薮。
日月东西没,黄河落天走。
云沙白皓皓,万里见海口。
雄剑挂土壁,褐衣被两肘。
朝从河上公,暮逐墟中叟。
有时弄清漪,明月在我手。
寿张三百里,北望一何迩。
未移山阴掉,先枉石川鲤。
剖鲤得素书,故人今何如。
锦字偕华星,照耀蓬蒿庐。
空谷激寒雷,冬庭转兰芳。
晓起诵瑶音,夜梦君之旁。
书中何所有,相期陟东岳。
巉岩丈人峰,彷佛几前落。
倏如佩苍龙,倒景骑玄鹤。
愿从东道主,握手翔廖廓。
《故人殷进士特使自寿张来兼致怀作仆离群远遁颇有游陟之志酬美订约遂有此寄》【明·李梦阳】我生寡谐俗,志与山林期。谬拟渭川载,岂羡荆山悲。弱龄不解事,走马长安郊。紫绶虽挂身,丹丘阻逍遥。心随万里云,舒卷何萧萧。翩翩朱凤凰,飞集梧桐树。冠盖交路衢,青云有捷步。弹冠无钝硎,结交尽雄才。殷君起东鲁,我使关西来。揖鞭尘埃中,朗如玉山开。时从二三友,览古黄金台。四序更代易,人生岂常遇。相如归蜀都,贾谊长沙去。去去游梁园,耕钓孟诸薮。日月东西没,黄河落天走。云沙白皓皓,万里见海口。雄剑挂土壁,褐衣被两肘。朝从河上公,暮逐墟中叟。有时弄清漪,明月在我手。寿张三百里,北望一何迩。未移山阴掉,先枉石川鲤。剖鲤得素书,故人今何如。锦字偕华星,照耀蓬蒿庐。空谷激寒雷,冬庭转兰芳。晓起诵瑶音,夜梦君之旁。书中何所有,相期陟东岳。巉岩丈人峰,彷佛几前落。倏如佩苍龙,倒景骑玄鹤。愿从东道主,握手翔廖廓。
https://shici.929r.com/shici/IVB4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