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其二》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储嗣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万树影参差,石床藤半垂。

萤光虽散草,鸟迹尚临池。

风雅传今日,云山想昔时。

感深苏属国,千载五言诗。

(0)
注释
万树:众多树木。
参差:交错不齐。
石床:石头做的床。
藤:藤蔓。
半垂:低垂。
萤光:萤火虫的光芒。
散:消散。
草:草地。
鸟迹:鸟儿的足迹。
池:池塘。
风雅:文雅的风格。
今日:现在。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川。
昔时:过去。
感深:深深感动。
苏属国:指苏轼,他曾任属国之职。
千载:千年。
五言诗:五言古诗。
翻译
万棵树影交错不齐,石头床边藤蔓低垂。
萤火虫的光芒虽然已消散,但鸟儿的足迹仍留在池边。
今天的风雅传统流传,遥想昔日的云山美景。
深深感慨如苏属国一般,千年以来的五言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居的图景。万树参差,影子覆盖在不规则的石床上,而藤蔓沿着石床垂挂下来。这是一个静谧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环境。萤火虫的光芒虽然散布在草丛中,但鸟儿的足迹还停留在池塘边,显示出这里曾经有过生命的活跃。

诗人提到“风雅传今日”,可能是指当下的生活和艺术境界依然能感受到古人的韵味。随后“云山想昔时”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在这静谧的自然环境中,更容易引起对往昔岁月的沉思。

最后,“感深苏属国,千载五言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苏州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这里千年传承下来的五言诗这一文化遗产的赞美。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与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储嗣宗
朝代:唐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
猜你喜欢

九日同方鸿胪允治蒋光禄淑四游徐氏园

载酒亭西曲径通,商飙一望雨冥濛。

寒涛半落三江渡,秋草难寻六代宫。

棋墅颇曾邀谢傅,习池能不醉山公。

齐盟敢负京台约,翠竹黄花尚可同。

(0)

答俞公临沅州见寄

大寒江上路初分,消息劳将尺素闻。

吹笛故能陪汉将,杨舲犹自吊湘君。

洞庭晓色鱼龙阵,沅浦春风雁鹜群。

公子翩翩王粲赋,西来诗可寄从军。

(0)

倾盖亭八韵

嘉会自不偶,宾来盖可倾。

亭因开径筑,楼以看山成。

珠树门交翠,瑶花井并清。

吕园能共灌,郑谷欲深耕。

隐已携莱妇,游宁学尚平。

畦蔬当列鼎,家酿足飞觥。

颇有栖林约,犹多置驿情。

怜予曾宿客,再访辟疆行。

(0)

夏太常竹苏大行索题

吴客千竿江月残,巴童一曲江波寒。

长安何限青青玉,耐与苏郎雪后看。

(0)

都下感事口号志喜六首·其四

三大营开暖始操,通仓肩粟未为劳。

摆边莫但胡儿笑,屯堡烽台月自高。

(0)

惟敬出次郊园示予以功德寺牡丹之盛辄赋二诗讯之·其一

广陵红药洛阳花,一曲山芗为客誇。

万朵千枝看欲遍,问君何事恋京华。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