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柔易为荡,至逸成至劳。
敢持寸管青,刻画穷芒毫。
江鸥不入城,野鹤未离皋。
金谷十万花,让与孤莺豪。
匝顶空香霏,日气浮滔滔。
流光趋六时,耳目静何韬?
张灯照檐幕,激酒筝声高。
焉知白纻辞,发源从离骚。
气柔易为荡,至逸成至劳。
敢持寸管青,刻画穷芒毫。
江鸥不入城,野鹤未离皋。
金谷十万花,让与孤莺豪。
匝顶空香霏,日气浮滔滔。
流光趋六时,耳目静何韬?
张灯照檐幕,激酒筝声高。
焉知白纻辞,发源从离骚。
这首诗《托春咏怀四章(其四)》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气柔易为荡,至逸成至劳”以自然界的柔和之气引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看似轻松愉悦的环境却能引发深沉的劳苦与反思。接下来的“敢持寸管青,刻画穷芒毫”,表达了诗人手持笔墨,试图在春日美景中捕捉和描绘每一处细节,力求将春意盎然的景象尽收笔端。
“江鸥不入城,野鹤未离皋”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江边的鸥鸟不愿进入喧嚣的城市,而野鹤也未离开熟悉的沼泽地,这象征着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金谷十万花,让与孤莺豪”则以金谷园的繁花似锦,比喻繁华与美好,但最终却让给了孤独的黄莺,暗示了美好事物往往伴随着孤独或短暂,引人深思。
“匝顶空香霏,日气浮滔滔”描绘了春日里弥漫的香气与流动的日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而“流光趋六时,耳目静何韬?”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感官的平静,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保持内心的宁静。
最后,“张灯照檐幕,激酒筝声高”描绘了夜晚的聚会场景,灯光照亮了屋檐,音乐与美酒交织,营造出一种欢乐与和谐的气氛。而“焉知白纻辞,发源从离骚”则借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致的描绘,以及对人生、自然、文化等多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