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其五》
《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其五》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词场掉鞅百夫雄,拥膝长吟桂海东。

酣战曾阳曾止日,霸心汉祖数歌风。

转圜正喜逢三接,走檄遥惊遍百同。

为报文渊虽矍铄,烟霞已锢万山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对陈集生太史所赠《诸将诗》五章的回应之作,名为《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其五)》。诗中充满了对古代将领英勇事迹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精神的推崇。

首句“词场掉鞅百夫雄”,以“词场”比喻文人的竞技场,用“掉鞅”形容文人笔耕不辍,才华横溢,犹如战场上勇猛的战士。接下来,“拥膝长吟桂海东”,描绘了文人在桂海(泛指南方地区)吟诵诗篇的情景,表现了文人的豪情与才思。

“酣战曾阳曾止日,霸心汉祖数歌风”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赞扬了古代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坚定意志。这里引用了刘邦(汉高祖)在战争中的豪迈歌声,象征着将领们在战斗中的决心与勇气。

“转圜正喜逢三接,走檄遥惊遍百同”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将领们智谋与胆略的赞赏。其中,“转圜”意为扭转局势,“三接”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外交礼仪,这里借以表达对将领们在复杂局势下能够妥善处理、取得胜利的肯定。“走檄”指的是快速传递文书,此处暗示将领们在军事行动中的迅速反应和高效指挥。

最后,“为报文渊虽矍铄,烟霞已锢万山中”表达了对文人精神的敬重。这里的“文渊”可能指深邃的学问或文采,“矍铄”形容老人精神矍铄,这里用来形容文人即使年老仍保持锐利的智慧和不减的热情。“烟霞已锢万山中”则可能象征文人精神的永恒与超越,即使在自然的万山之中,文人的精神也如同烟霞般自由飘逸,永不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将领英勇事迹的赞美和对文人精神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东山小集以玻璃杯酌包少府少府雅博其趣遂举一赠之戏成二绝·其一

明珠空照乘,宝剑自凌云。

此物能祛毒,因之持赠君。

(0)

赠盐寺僧

结社聊依郭,看经坐捲帘。

时多山客至,定少水晶盐。

(0)

寄二谢

小院轻风落翠禽,海棠疏雨变浓阴。

犹闻再整兰亭会,因识同盟莲社心。

好客年来应不厌,耽诗醉去可能吟。

野夫近得消愁法,日写黄庭十数寻。

(0)

送黄广文之连江兼怀小江吴司马二首·其一

白云弥望涌秋涛,有客西行怅别劳。

此去传经犹故国,朝来出饯尽时髦。

舟移剑浦龙光度,路绕香炉鸟篆高。

更喜旧游同吏隐,无令芳问隔江皋。

(0)

赠别故令欧公归莆中

柴桑归去几经年,此日重逢思惘然。

馀韵尚存今宓子,升堂犹自老彭宣。

千钟竹叶諠长夜,百里桃花媚远天。

别向闽关春未暮,定知紫气满前川。

(0)

赠湖亭高士兼寄意赵使君

高士得官不肯住,轮蹄此日远相闻。

自惊青眼骊黄外,谁解低头雁鹜群。

苏子亭前秋叶晚,董村竹里暮云分。

相逢若问淮阳事,一卧何能答圣君。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