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照阶砖遍,渐腾窗纸明。
晶辉消暑润,朗耀速西成。
露卉烘心暖,风蝉鼓翼鸣。
景光如昨岁,底事黯伤情。
递照阶砖遍,渐腾窗纸明。
晶辉消暑润,朗耀速西成。
露卉烘心暖,风蝉鼓翼鸣。
景光如昨岁,底事黯伤情。
此诗描绘了日影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与影响,细腻地展现了光影流转的自然之美。首句“递照阶砖遍,渐腾窗纸明”以“递”和“渐”字,生动描绘了日影从地面逐渐投射到窗户上,光线由弱至强的过程,营造出一种由外而内、由远及近的视觉效果。
接着,“晶辉消暑润,朗耀速西成”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日影带来的清凉与光明,仿佛能驱散夏日的炎热,加速时间的流逝,赋予了日影以生命力。通过“消暑润”和“速西成”,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相融合,使读者感受到日影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存在,更蕴含着情感与哲理。
“露卉烘心暖,风蝉鼓翼鸣”则转向对植物与动物的描写,日影下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给予花朵温暖,风中传来的蝉鸣声更加清晰悦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日影下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和谐共存。
最后,“景光如昨岁,底事黯伤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日影如同往昔一般,但内心却因某种原因感到悲伤。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沉思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影在不同场景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触及了人类对时间、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驱车方向阙,回首一临川。
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
乱松知野寺,馀雪记山田。
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
方得论心又别离,黯然江上步迟迟。
不堪回首崎岖路,正是寒风皴错时。
美似郗超终有日,去依刘表更何疑。
前程不少南飞雁,聊寄新诗慰所思。
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
山浓翠滴洒,水折珠摧残。
溪镜不隐发,树衣长遇寒。
风猿虚空飞,月狖叫啸酸。
信此神仙路,岂为时俗安。
煮金阴阳火,囚怪星宿坛。
花发我未识,玉生忽丛攒。
蓬莱浮荡漾,非道相从难。
当今富教化,元后得贤相。
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
幽埋尽洸洗,滞旅免流浪。
唯馀鲁山名,未获旌廉让。
二三贞苦士,刷视耸危望。
发秋青山夜,目断丹阙亮。
诱类幸从兹,嘉招固非妄。
小生奏狂狷,感惕增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