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刘宣义·其一》
《挽刘宣义·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叹息经纶策,山林弃此翁。

独馀平日事,全见古人风。

兰玉家庭美,诗书岁晚功。

闾门他日过,人说汉于公。

(0)
翻译
感叹那些治国方略,山林中的隐士放弃了这些。
只剩下往日的事务,展现出古人的风范。
他的家族如同兰花玉石般美好,晚年沉浸于诗书之中。
如果有一天路过他的家门,人们会提起像汉代于公那样的贤德之人。
注释
叹息:表示感慨或遗憾。
经纶策:治国方略、谋略。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弃:放弃。
翁:老人。
独馀:只剩下。
古人风:古代贤人的品格。
兰玉:比喻高洁的品质。
家庭美:家庭品德高尚。
诗书:读书和写诗,代表学问和修养。
岁晚:晚年。
功:成就。
闾门:乡间小巷的门,借指住处。
他日:将来某一天。
汉于公:汉代的于公,以廉洁公正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刘宣义(其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古人风骨的赞美。

“叹息经纶策,山林弃此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于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的遗忘。这里的“经纶”指代历史或往事,“策”则是古代乘车所用之物,引申为过往岁月。“山林弃此翁”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中淡出红尘。

“独馀平日事,全见古人风。”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平凡生活的怀念,以及从中领悟到古人的高尚情操。这里的“独馀”指独自徘徊,“平日事”是平凡的日常琐事,而“全见古人风”则显示出诗人通过这些琐事感受到了古人不朽的精神。

“兰玉家庭美,诗书岁晚功。”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温馨而有文化底蕴的家庭生活。其中,“兰玉”象征着纯洁高贵,而“家庭美”则是对这样家庭氛围的赞赏。“诗书岁晚功”则表明这个家族在文学和学问上有深厚的积累。

“闾门他日过,人说汉于公。” 最后两句诗则描写了诗人未来某一天将要走访古贤之门,而人们会提起历史上的伟人,如汉代的于公。这里的“闾门”是家门,“他日过”暗示着未来的拜访,而“人说汉于公”则表明这位古贤在后世中仍被人们所传颂。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古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烈妇张李氏牌坊联

横地球九万里皆有死;与天门十六峰同其高。

(0)

代挽雷以动妾联

执巾栉侍百里侯,为妾非薄命,事人不终乃其薄命;

匿膏肓痛二竖子,招魂已断肠,归骨无日尤所断肠。

(0)

挽韩淦泉联

运去挽难留,天上刘公无用处;

变多回避好,人间蔡泽有衰时。

(0)

挽吴可读联

视死竟如归,忠节直等曹修古;

其愚不可及,精魂常傍马伸桥。

(0)

集字联

却为今疑思苦悟;须从异论见同心。

(0)

挽杨仲愈联

卅六时竟变沈疴,两行痛泪,两字家书,可怜床箦凄凉,肠断奚须到巴峡;

十三载再占共济,昔睹君穷,今看君死,此后江湖踪迹,心酸不忍过吴淞。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