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牢千尺清,上牢郁古垒。
烽起飒寒飙,不改清溪水。
下牢千尺清,上牢郁古垒。
烽起飒寒飙,不改清溪水。
这首诗描绘了下牢溪的壮丽景色与坚韧品质。首句“下牢千尺清”,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下牢溪的清澈深邃,仿佛能见底的碧水在千尺之下流淌,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纯净感受。
接着,“上牢郁古垒”则转而描绘了上牢溪畔的古老壁垒,郁郁葱葱的植被与古老的防御工事相映成趣,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共存。
“烽起飒寒飙,不改清溪水。”这两句诗通过烽火与寒风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阔与季节的变换,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下牢溪的清流始终如一,象征着自然界的恒定与生命的顽强。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下牢溪独特的魅力和诗人深沉的情感。
碧落新楼迥,清池古树闲。
先贤尽为宰,空看县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