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日游少林寺》
《端午日游少林寺》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古风

少林耸岧峣,有路达葱岭。

半生怀胜槩,老乃贱真境。

缁流远见迓,偏袒仍露顶。

升高纵遐观,颇觉痴缘屏。

蒲风翻卷帙,艾色侵衣领。

掇蔬僧具供,饮骑童汲井。

自拈清净香,作礼爇古鼎。

超超昔神师,顺寂同溟涬。

而于片石上,留此不灭影。

竺夏虽异辙,皆贵能猛省。

寒岩许分坐,禅定毕馀景。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端午日游少林寺》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游览少林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少林耸岧峣”形象地写出少林寺山势高峻,紧接着“有路达葱岭”点出通往寺内的路径蜿蜒至葱郁的山岭。诗人半生怀抱壮志,但晚年更珍视内心的平静,“贱真境”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崇尚。

“缁流远见迓”描绘了僧人远迎来访者,僧人的装束“偏袒仍露顶”体现了佛教徒的特有风貌。登高远望,“升高纵遐观”,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世俗的烦恼仿佛被屏除。“蒲风翻卷帙,艾色侵衣领”则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清幽的氛围,僧人们的生活简单而宁静。

“掇蔬僧具供,饮骑童汲井”展现了僧人们的日常生活,自取清净之香,敬拜古鼎,诗人对古代高僧的敬仰油然而生。最后两句“而于片石上,留此不灭影”表达出对佛法永恒的领悟,即使与印度的佛教传统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修行的重要。

整首诗以端午游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少林寺的禅意生活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

价人藩阃寄旬宣,五岭南行远著鞭。

晓日红亭留别酒,秋风黄叶下泷船。

青连橄榄千家雨,黄触桄榔万井烟。

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贪泉。

(0)

寄王辰玉

明月在高树,绕庭歌考槃。

谷风自容与,古调太清寒。

念子令人远,劳心及夜阑。

平生不识路,何以梦长安。

(0)

村舍

买田依谷口,临水启柴扉。

家近溪桥得,村深竹树围。

听莺春自往,骑马夜能归。

聊毕平生志,还来筑钓矶。

(0)

立秋后一日雨中登楼

凉雨萧萧下,江城昨已秋。

潮声入官舍,山色带书楼。

鼓散堂前吏,帆归海上舟。

喧声听晚市,聊用遣乡愁。

(0)

返照

落日千山暮,寒光入蓟城。

虚堂馀树色,御苑乱鸦声。

拥衲僧归晚,开轩客望平。

乡关杳何处,万里一含情。

(0)

龙华废寺

雁塔犹初地,龙华半劫灰。

栋虚云气隐,檐满日光来。

驯鸽群迎客,香花乱点苔。

还怜杯渡者,何日问津回。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