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多四月日如年,金错囊无买醉钱。
满地落花愁不寐,非关明月夜迟眠。
愁多四月日如年,金错囊无买醉钱。
满地落花愁不寐,非关明月夜迟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陷愁绪之中的诗人形象,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首句“愁多四月日如年”,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因愁绪缠身而感到时间漫长,仿佛漫长的四月如同一年般难熬,形象地展示了愁绪对时间感知的影响。
次句“金错囊无买醉钱”,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困境。金错囊本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这里借指诗人的财富或资源。诗人感叹自己囊中羞涩,没有足够的金钱去购买酒来麻醉自己,以逃避现实的痛苦。这一句不仅反映了物质上的匮乏,更深层地揭示了精神上的空虚与孤独。
第三句“满地落花愁不寐”,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绪巧妙结合。满地的落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哀愁。诗人因愁绪无法入眠,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困扰,更是心灵深处的挣扎与不安。
最后一句“非关明月夜迟眠”,解释了诗人难以入睡的原因并非因为明亮的月光,而是内心的愁绪使然。这句话强调了愁绪对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在宁静的夜晚,也无法带来片刻的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愁绪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无力感。
江上麒麟几高冢,大节如山摇不动。
十丈丰碑表墓门,幽光能贲泉台宠。
十字乃出尼父手,二千年来骨不朽。
特笔能存让国心,片石争得名山寿。
字迹剥落苔藓青,拿攫犹作蛟龙形。
阳冰之篆斯邈隶,对此不觉成蝘蜓。
小儒目论好苛细,真赝往往以臆计。
辙迹纵云未至吴,千里何难尺书寄。
观乐久流上国声,表微讵悖春秋意。
讫今访古蓉江湄,字青石赤形模奇。
若非至圣亲题字,安得风雷护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