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功名八斗才,鹅湖两度镜奁开。
魏塘风月频年梦,潘县桑麻旧日栽。
民为贤侯曾卧辙,官非俗吏爱储材。
甘棠已历红羊劫,浓荫依然覆绿苔。
五斗功名八斗才,鹅湖两度镜奁开。
魏塘风月频年梦,潘县桑麻旧日栽。
民为贤侯曾卧辙,官非俗吏爱储材。
甘棠已历红羊劫,浓荫依然覆绿苔。
这首诗《鹅湖春梦》由清代诗人周恩澍所作,通过对鹅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联“五斗功名八斗才,鹅湖两度镜奁开”,以“五斗”与“八斗”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才华远超其所获得的功名,同时点明了鹅湖两次开放的场景,隐喻着历史的变迁与诗人的感慨。
颔联“魏塘风月频年梦,潘县桑麻旧日栽”,通过“魏塘风月”与“潘县桑麻”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魏塘的风花雪月代表了诗人的理想世界,而潘县的桑麻则象征着平凡而真实的生活。
颈联“民为贤侯曾卧辙,官非俗吏爱储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现实官场的批判。这里,“贤侯”与“俗吏”的对比,强调了以民为本、重视人才的重要性。
尾联“甘棠已历红羊劫,浓荫依然覆绿苔”,以“甘棠”象征着历史的见证与传承,而“红羊劫”则暗示了历史的动荡与灾难。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浓荫”依旧覆盖着“绿苔”,寓意着生命与希望的不灭,以及诗人对未来充满乐观的态度。
整体而言,《鹅湖春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才华与功名的思考,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理想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辩证关系,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
紫琼洼挂,算何年、砻琢云根山骨。
理润坚温,知雅称、绝格风流人物。
待价因循,一时奇遇,得失才容发。
千金先许,玉堂初认仿佛。
老坡疑是前身,赤蛇宵吼,肯迟留扪拂。
尚有当时耽玩趣,习气终难摩没。
更莫矜夸,武夷玉窦,千尺兴平窟。
开奁发幂,隶僮已倦嗟咄。
朝采蕨,南山侧。暮采蕨,北山北。
穿云伐石飞星裂,手脚冻皴腰欲折。
紫芽初长粉如脂,瘦根蟠屈蛟蛇结。
吞声出门腹已饥,猿啼风摆藤萝衣。
长镵短笠日将暮,攀援垠堮何当归。
朝采蕨,暮采蕨,东邻老翁更悽恻。
抱蕨转死长松根,妻子眼穿泪成血。
情知世乱百忧煎,得归茅屋心悬悬。
痴儿啼怒炊烟晚,打门又索军需钱。
君不见将军拥旌节,红楼夜醉梨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