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尽西南一隙明,荒荒野色弄微醺。
青烟白骨行人老,苦竹黄芦细路分。
寒雁不来秋似水,故园何处草如云。
高怀久为凭阑尽,更遣西风化白纷。
望尽西南一隙明,荒荒野色弄微醺。
青烟白骨行人老,苦竹黄芦细路分。
寒雁不来秋似水,故园何处草如云。
高怀久为凭阑尽,更遣西风化白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怀旧之情。
“望尽西南一隙明”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动作,西南方向的天际还残留着一线光明,但这已经是夕阳的余晖。"荒荒野色弄微醺"则描绘了秋日野景的萧条与寂寞,野色淡漠,似乎带有几分酒意一般的迷离感。
接下来的“青烟白骨行人老”一句,诗人观察到自然界中生灵的凋零,一切生命都在时光的流转中逐渐老去。"苦竹黄芦细路分"则是对荒凉道路两旁苦竹和黄芦的描写,这些植物常与秋天相联系,增添了景象的萧瑟感。
“寒雁不来秋似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寒鸭(即野雁)在秋季通常会南迁,但此刻它们未至,仿佛连秋天也变得温和如水一般。"故园何处草如云"则是诗人的怀旧之情,思念远方的家园,那里已经是一片荒凉,野草丛生,如同浮动的云朵。
最后,“高怀久为凭阑尽”一句,诗人站在高处,长时间地倚靠着栏杆沉思,心中的忧虑和回忆似乎都凝聚在这一刻。"更遣西风化白纷"则是对自然界中另一景象的描绘,秋风轻拂,将天空中的云朵吹散,使之变得洁白如棉絮。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凋零和故土怀念的情感。
赤水珠深不易寻,才人出处始沈唫。
畸行遂有幽忧疾,战胜先消忌伐心。
美誉定居身命后,吁谟常与鬓毛侵。
甚能了了冯生理,未假萱苏益晏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