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车霸上语张良,舞剑鸿门却项庄。
交友恩深虽可报,君臣义重忍相忘。
楚歌自此闻垓下,汉爵徒能得射阳。
若识五文龙虎气,丁公遭戮独堪伤。
驰车霸上语张良,舞剑鸿门却项庄。
交友恩深虽可报,君臣义重忍相忘。
楚歌自此闻垓下,汉爵徒能得射阳。
若识五文龙虎气,丁公遭戮独堪伤。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咏史十二首(其三)项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项伯在鸿门宴中的关键角色。首句“驰车霸上语张良”,形象地展现了项伯在关键时刻驾车前往霸上与张良密谋的情景,暗示了他的智谋和忠诚。
“舞剑鸿门却项庄”一句,点明了项伯在宴会上以舞剑的方式阻止了项庄刺杀刘邦的计划,保护了刘邦的安全,体现了他的勇敢和义气。
接下来,“交友恩深虽可报”,表达了项伯对刘邦的深厚友情,即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维护刘氏集团,体现了他的理智选择。“君臣义重忍相忘”则强调了君臣之间的道义,尽管项伯与刘邦并非君臣关系,但他依然坚守道义。
“楚歌自此闻垓下”,引用楚歌声在垓下的典故,暗示了项羽的败亡,而项伯的行为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汉爵徒能得射阳”则讽刺了项伯虽然因功封侯,但最终未能挽救项羽的命运。
最后,“若识五文龙虎气,丁公遭戮独堪伤”,通过丁公的故事,表达了对项伯命运的感慨。丁公曾是项羽的恩人,但后来被刘邦所杀,以此警示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恩情,同时也暗示了项伯的悲剧结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项伯事迹的叙述,赞扬了他的智勇和道义,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性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