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其一》
《夜坐·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夜沈沈灯影明,卷书兀坐忽三更。

不知船外风多少,但听满江波浪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思绪。

首句“春夜沈沈灯影明”,描绘了一幅春夜深沉,灯火明亮的画面。春天的夜晚,虽然深沉,但灯光却异常明亮,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温暖的氛围。

次句“卷书兀坐忽三更”,描述了诗人放下手中的书籍,独自坐着,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三更时分。这里的“兀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静坐的状态,而“忽”字则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以及诗人沉浸于思考或回忆中的状态。

后两句“不知船外风多少,但听满江波浪声”,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意境。诗人似乎置身于江边,虽然无法直接感知船外的风力大小,但能清晰地听到江面上波浪拍打的声音。这不仅展现了夜晚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或许是对远方的思念,或是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想象的夜晚场景中,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其一

群山走沧海,南戒开越门。

峨峨观察使,坐镇潮梅循。

驻节古揭阳,一官清而尊。

南辖极罗浮,坡仙屐齿存。

谁携洞天石,磊砢开西园。

园中何所有,花木环当轩。

自官传舍视,榛莽日翳昏。

文明变草昧,公复开其屯。

异石扶使立,奇花植令蕃。

春风与夏雨,草木初承恩。

岂惟逮草木,民庶咸欣欣。

阴阳气互伏,节候交寒温。

晓视花上露,已作秋霜痕。

登高望远海,濛濛遮朝暾。

青山何苍茫,一发连中原。

秋心正伊郁,安能寂无言?

自持千古心,远与坡仙论。

(0)

兰史为洪银屏校书作红豆图徵诗,为题四绝句·其四

隔江遥和海山词,绿叶将阴子在枝。

我亦多情更多恨,惜无人与画相思。

(0)

戏叠前韵,柬同集诸君·其一

坠溷由常事亦常,才人竟诩足如霜。

却教人忆泥中婢,八字墙高似郑乡。

(0)

送何士果同年之京,兼寄怀梁诗五孝廉·其三

徵书郑重逮岩阿,伊吕欣闻有特科。

走马笑看人应诏,奔鲸愁说海扬波。

梁鸿伏处观时切,黄琬登朝荐士多。

长我不才闲抚剑,十年燕市负悲歌。

(0)

送黄翼臣秋试·其一

瀛海无波桂殿秋,送君去作广寒游。

嫦娥正织登科记,看取题名最上头。

(0)

题粤中遗迹画·其一越王台

南武城边暮角哀,蛮夷大长剩孤台。

只应海日荒荒色,曾照当时左纛来。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