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管胡琴一曲歌,南人渐少北人多。
空闻杞女齐城哭,不见昭王汉水过。
宝册有灵浮海岛,珠襦无主寄烟萝。
千年留得孤忠在,成败休论奈尔何。
羌管胡琴一曲歌,南人渐少北人多。
空闻杞女齐城哭,不见昭王汉水过。
宝册有灵浮海岛,珠襦无主寄烟萝。
千年留得孤忠在,成败休论奈尔何。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遗迹崖门的吊古之情,充满了对过往英雄与时代的感慨。首句“羌管胡琴一曲歌”以音乐起兴,暗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历史的变迁。接着“南人渐少北人多”一句,通过人口分布的变化隐喻国家版图的更迭和民族融合的趋势。
“空闻杞女齐城哭,不见昭王汉水过”运用典故,杞女齐城哭是关于古代杞国的传说,昭王汉水过则指楚昭王渡过汉水的故事,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宝册有灵浮海岛,珠襦无主寄烟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宝册与珠襦分别象征着历史的遗存与英雄的荣光,它们虽已失去主人,却依然在海岛与烟萝中默默留存,寓意着英雄虽逝,但精神永存。
最后,“千年留得孤忠在,成败休论奈尔何”总结全诗,强调了忠诚与历史价值的永恒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忠诚与历史的痕迹都将永远存在,而对历史的评价,则留给后人去思考与判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吊古,表达了对英雄、历史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忠诚的颂扬。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
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
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
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
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
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
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