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一》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一》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家无环堵宫,所至思买山。

何异俟河清,人寿期千年。

安得如古人,采山复临渊。

敬受十赉文,赉以北阪田。

岩栖高百层,老屋馀三间。

湖江流东西,竹木萦后前。

中央置讲堂,文史浩如烟。

歌风复蹈雅,乐死忘华颠。

此意恐蹉蛇,飞光去闲闲。

画饼不可食,诙谐聊复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首句“家无环堵宫,所至思买山”点明了诗人居住条件的简陋,但心中却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山林之地,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向往。接着,“何异俟河清,人寿期千年”,通过将等待黄河水变清与期待长寿进行类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安宁生活的渴望。

“安得如古人,采山复临渊”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代隐士一样,在山中采药,在水边垂钓,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接下来,“敬受十赉文,赉以北阪田”,描述了诗人接受赠予,获得了一片位于北坡的田地,预示着他即将实现归隐的愿望。

“岩栖高百层,老屋馀三间”描绘了理想中的隐居之所——岩石之上的高屋,虽仅剩三间老屋,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诗人理想的避世之地。“湖江流东西,竹木萦后前”则展现了周围环境的美丽,湖泊与江河流淌于东西,竹木环绕于前后,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中央置讲堂,文史浩如烟”暗示了在隐居生活中,诗人依然不忘学习与传承文化知识,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歌风复蹈雅,乐死忘华颠”表达了诗人追求高雅生活,享受自然之乐,甚至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最后,“此意恐蹉蛇,飞光去闲闲”意味着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美好愿景可能只是短暂的幻想,时间流逝,一切终将归于平静。而“画饼不可食,诙谐聊复然”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洒脱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自由的热爱,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其六

长安冠盖区,九轨三广陌。

不知乌帽底,谁独适吾适。

定无羊求子,相与数晨夕。

莫言三径微,永杜声利隙。

流风有仍孙,心不受形役。

朱门见蓬户,华榜标世绩。

二仲倘可睎,忘年赖谦益。

(0)

周宪之用余送赵子雍诗韵作属德祖及余同作二首·其一

嗟我涉世路,有如陆推舟。

寻常不可冀,况乃万里流。

安能逐骊騄,超忽十二州。

虽然晚闻道,浅瞢如孙休。

往者谢五斗,种瓜从故侯。

家山三亩宅,白首遂首丘。

一为饥所驱,复作漫浪游。

曲意泯圭角,终然足人尤。

焉知大隐地,亦复怀百忧。

(0)

游善权寺

放舟荆溪上,溪水清且徐。

云中离黑山,惨淡初有无。

舍舟并松麓,下直浮屠居。

朅来东轩上,爽气已有馀。

飞来定何年,无乃与此俱。

奔流漱庭下,比竹梁寒渠。

山深绝凡境,物物清以臞。

萧森倚岩秀,夭矫悬崖枯。

幽禽发寒唳,响振高林疏。

我行亦良苦,却步计已迂。

解衣卧清昼,慰我千里劬。

(0)

诸幕府见和复答二首·其二

欲眠遣客笑吾真,爱酒空床羡汝邻。

归计已甘从短帽,倦涂何止畏奔轮。

高车不用三千客,净社须期十八人。

尚许一樽仍破戒,黄柑催酿洞庭春。

(0)

句·其四

因风蛱蝶低仍起。

(0)

颂古三十首·其二十五

云门一枚糊饼,天下衲僧咬嚼。

若非铁作牙关,往往完圞吞却。

吞时易,吐时难,莫道从来曲一般。

踏看韶阳关捩子,方能平地起波澜。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