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收万里,爱日已三竿。
见睍将潜迹,无风特地寒。
晴檐如下雨,槁涧忽鸣湍。
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
同云收万里,爱日已三竿。
见睍将潜迹,无风特地寒。
晴檐如下雨,槁涧忽鸣湍。
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雪融化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宽广的感慨。诗中“同云收万里,爱日已三竿”两句,形象地勾勒出冬去春来的画面,阳光照耀大地,万里长空被收拢,时间的流逝以“三竿日影”的形式表现出来。
“见睍将潜迹,无风特地寒”这两句,则透露出即便是春天到来,冷意依旧。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捕捉到了这个季节转换时的特殊气氛。
接着,“晴檐如下雨,槁涧忽鸣湍”两句,生动地描绘出融雪成水、溪流潺潺的声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里的“晴檐”、“槁涧”都极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
最后,“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抒发。随着自然界的更新换代,诗人似乎也找回了一种豁达与宽广的心态,这种感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渐觉”的过程中逐渐悟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雪融化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考亭夫子安亭来,爱我溪上红莲开。
手摇羽扇坐忘暑,戏折碧筒閒作杯。
碧筒杯宽任鲸吸,却嫌玉童催饮急。
李云处世若大梦,杜曰举觞须累十。
白日欲下清风徐,我怀与世同卷舒。
如何苦索题此扇,大呼墨卿当醉馀。
为君遥想白鹿洞,那得武夷清景共。
还期月夕究参同,似此前脩足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