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书事十二首·其八》
《岁暮书事十二首·其八》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自昔周人俗,贪庸巧治生。

千金不冠带,一饮起纷争。

佩犊攻攘敚,通书为姓名。

二南分陕化,寂寞久无声。

(0)
注释
自昔:自古以来。
俗:习俗。
贪庸:贪婪庸俗。
巧治生:只求谋生。
千金:大量财富。
冠带:华贵服饰。
一饮:一杯酒。
纷争:争斗。
佩犊:佩戴玉犊(象征权力)。
攻攘:争斗。
敚:争执。
通书:书写文书。
二南:古代地理区域名,指《诗经》中的《大雅·卷阿》和《小雅·甫田》。
分陕化:风俗各异。
寂寞:寂静。
无声:没有声音。
翻译
自古以来周朝人的习俗,贪婪庸俗只求谋生。
即使拥有千金也不穿华服,一杯酒下肚就引发争斗。
佩戴玉犊象征权势,书写文书成了身份象征。
《二南》地区风俗各异,长久以来寂静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周人生活的某些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开篇即指出“自昔周人俗,贪庸巧治生”,表明自古以来,周族的人们崇尚奢侈和精巧的工艺,这种追求可能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接着,“千金不冠带,一饮起纷争”写出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现象,即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望与争夺。即便是拥有再多的黄金,也未必能够买到尊贵的身份,甚至是一场宴席、一杯酒也能引发无谓的争执。

“佩犊攻攘敚,通书为姓名”则描绘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风气,即人们通过佩戴华丽的饰品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同时也透露出教育的普及情况,只有那些能够识文断字的人才可能在社会上留下名字。

“二南分陕化,寂寞久无声”则似乎指向了历史上的某种变迁,如同自然界中河流的变化一样,这里所说的“二南”和“分陕”很可能是指地理或政治上的一些改变,而这种改变带来的结果是一片沉默与空寂,久而无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周人生活习俗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奢侈、争斗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隐含了时间流逝和变迁所带来的沉默与孤寂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游石屋洞

笋舆度城阴,迤逦南屏麓。

村溪时映带,陂陀半起伏。

远翠九里松,浓碧万竿竹。

梯云捷飞猱,登顿舆夫熟。

危磴红泉泻,泠泠奏笙筑。

异境忽天开,高洞得石屋。

状若敞轩槛,筵任肆水陆。

环壁镌罗汉,数五百十六。

巍然坐释迦,诸佛周其足。

旁列石枰枕,朝暮閒云宿。

神工与鬼斧,驱使殆阿育。

两窟尤深邃,欲控终瑟缩。

冰楼寒凿齿,浮螺字横读。

后洞深复深,异产飞白蝠。

大仁寺犹在,齐树楼谁筑。

杖藜一舒啸,俗尘吐几斛。

锦屏叠环抱,绣岭互回复。

芳鲜积阶平,仙风吹谡谡。

似有鸾凤音,佳人老空谷。

流连宁忍去,将行更返瞩。

归路下苍烟,湖光荡新绿。

(0)

示暾谷

枣下虽垂非纂纂,花前屡舞更仙仙。

岂尝老我愁何逊,颇为旁人笑泰颠。

卧酒频移花近榻,忍寒还听坐专毡。

句成自取挑镫看,不似诚斋定不然。

(0)

六月十日偕竹虚过芥孙

近喜蛟螭迹已潜,相将访旧不辞炎。

呕心诗稿探怀出,娱目图书信手拈。

尽日清谈临水槛,有时散步立风檐。

闲中分得幽人趣,点缀烟云上笔尖。

(0)

小石洞

云扃终古闭,草色绿岩腰。

鸣鸟不知处,游蜂如见招。

洞天晴亦雨,花气午犹潮。

小坐无僧话,茶香破寂寥。

(0)

久雨

不断连朝雨,林霏昼未开。

桥低流水涨,山断湿云堆。

漫作寻春约,谁能著屐来。

鹊声空报喜,花外又轻雷。

(0)

无题·其一

春尽寻芳自怨迟,故为骄蹇正情痴。

瘦留丰态涡双颊,笑带啼容蹙两眉。

琼拌脂缸珠拌粉,金镶兰药玉镶芝。

昌阳香溢盆池外,过院东风未尽知。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