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河决自元封,未抵张秋一倍功。
百辟祀神沈白马,万夫持畚截长虹。
风云久护坤灵黑,草木遥连海气红。
词客经行思无限,坐看江汉自流东。
汉朝河决自元封,未抵张秋一倍功。
百辟祀神沈白马,万夫持畚截长虹。
风云久护坤灵黑,草木遥连海气红。
词客经行思无限,坐看江汉自流东。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宏大与壮丽,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利用。首句“汉朝河决自元封”开篇即点出历史背景,汉朝时期黄河决堤,元封年间开始治理。接着,“未抵张秋一倍功”对比强调了后世张秋治水工程的显著成效,不仅弥补了历史遗憾,更超越前人。
“百辟祀神沈白马,万夫持畚截长虹”两句,生动描绘了治水时的壮观场面:百官祭祀祈福,沉白马以示虔诚;数万劳力手持畚锸,合力筑坝,仿佛截断了天际的彩虹。这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劳,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风云久护坤灵黑,草木遥连海气红”则进一步渲染了治水工程的宏伟与影响,风雨守护着大地,使它免受洪水侵袭;远处的草木与海气相连,红色象征着生命力的复苏与希望的诞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治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最后,“词客经行思无限,坐看江汉自流东”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伟大工程的感慨与敬仰。词客在经过此地时思绪万千,只能静坐旁观,欣赏着江汉之水向东流淌,寓意着治理成果的持久与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秋治水工程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一伟大成就的赞美与思考。
今年得交旧,九日会严州。
城角风云暮,天涯景色秋。
功名有长铗,行李付扁舟。
苦恨三年别,聊因一笑留。
病添文字懒,老耻稻粱谋。
活国须公等,吾生便可休。
东风被泽国,君有千里行。
送君不能远,宿昔春水生。
胡马污中原,旁淮多贼城。
即今江南岸,盗贼犹纵横。
颇闻闽粤静,农民方及耕。
雪峰佳主人,况欲屣履迎。
两公与谈道,正欲平其衡。
但见演若头,自然心地明。
云何未览镜,便欲其流清。
君行可语此,勿忧儿女惊。
鄙夫牙齿缺,苦遭尘事撄。
七年忧奔走,一饱费经营。
野鹤出笼飞,尚须完翅翎。
今者与君别,故乡他日情。
新诗见万一,庶用托同盟。
昔人三年学屠龙,技成不试身已穷。
安生不愿洴澼封,嗜好乃与屠龙同。
使世淬砺磨其锋,侧出逆曳求新功。
伋也中立无适从,随所欲用吾能供。
歙溪孕石南山松,四方万里时一逢。
病夫乍闲百念空,败毫破管尘埃蒙。
明窗净几聊从容,眼无列宿罗心胸。
使汝得见文章公,展卷略书吾已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