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张元之过张秋韵》
《次张元之过张秋韵》全文
明 / 秦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汉朝河决自元封,未抵张秋一倍功。

百辟祀神沈白马,万夫持畚截长虹。

风云久护坤灵黑,草木遥连海气红。

词客经行思无限,坐看江汉自流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宏大与壮丽,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利用。首句“汉朝河决自元封”开篇即点出历史背景,汉朝时期黄河决堤,元封年间开始治理。接着,“未抵张秋一倍功”对比强调了后世张秋治水工程的显著成效,不仅弥补了历史遗憾,更超越前人。

“百辟祀神沈白马,万夫持畚截长虹”两句,生动描绘了治水时的壮观场面:百官祭祀祈福,沉白马以示虔诚;数万劳力手持畚锸,合力筑坝,仿佛截断了天际的彩虹。这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劳,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风云久护坤灵黑,草木遥连海气红”则进一步渲染了治水工程的宏伟与影响,风雨守护着大地,使它免受洪水侵袭;远处的草木与海气相连,红色象征着生命力的复苏与希望的诞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治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最后,“词客经行思无限,坐看江汉自流东”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伟大工程的感慨与敬仰。词客在经过此地时思绪万千,只能静坐旁观,欣赏着江汉之水向东流淌,寓意着治理成果的持久与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秋治水工程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一伟大成就的赞美与思考。

作者介绍

秦旭
朝代:明

(1410—1494)常州府无锡人,字景旸,号修敬。究心学问,能诗。友人私谥贞靖。有《修敬集》。
猜你喜欢

赠蔡九弟十四弟

年来疾病日衰颓,忽报山中两弟来。

径欲相从营一醉,未须辛苦便轻回。

(0)

严州九日坐上赠胡明仲常子正

今年得交旧,九日会严州。

城角风云暮,天涯景色秋。

功名有长铗,行李付扁舟。

苦恨三年别,聊因一笑留。

病添文字懒,老耻稻粱谋。

活国须公等,吾生便可休。

(0)

送杨蒙秀才往乐平

我有闽粤役,君成江浙行。

穷途一回首,岁晚倍伤情。

佳气占行在,烟氛满列营。

如何抱奇策,不一请长缨。

(0)

东林圭云门杲将如雪峰因成长韵奉送

东风被泽国,君有千里行。

送君不能远,宿昔春水生。

胡马污中原,旁淮多贼城。

即今江南岸,盗贼犹纵横。

颇闻闽粤静,农民方及耕。

雪峰佳主人,况欲屣履迎。

两公与谈道,正欲平其衡。

但见演若头,自然心地明。

云何未览镜,便欲其流清。

君行可语此,勿忧儿女惊。

鄙夫牙齿缺,苦遭尘事撄。

七年忧奔走,一饱费经营。

野鹤出笼飞,尚须完翅翎。

今者与君别,故乡他日情。

新诗见万一,庶用托同盟。

(0)

答朱成伯见赠四首·其三

入林恐不远,入山恐不深。

城市有深远,不必在山林。

隋珠不自宝,岂在须渊沈。

断弦得遗谱,千载有知音。

(0)

赠笔工安伋

昔人三年学屠龙,技成不试身已穷。

安生不愿洴澼封,嗜好乃与屠龙同。

使世淬砺磨其锋,侧出逆曳求新功。

伋也中立无适从,随所欲用吾能供。

歙溪孕石南山松,四方万里时一逢。

病夫乍闲百念空,败毫破管尘埃蒙。

明窗净几聊从容,眼无列宿罗心胸。

使汝得见文章公,展卷略书吾已慵。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