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阳南去,望邺城一带,逼人愁思。
记得群雄争割据,健者曹家吉利。
公子綵毫,佳人绣瓦,快意当如是。
漳河呜咽,至今犹染红泪。
犹忆秋夏读书,春冬射猎,泥水谯南地。
转眼寒烟萦战垒,耿耿还留霸气。
贺六浑来,韩擒虎去,苑树都如荠。
论人成败,世间何限馀子。
滏阳南去,望邺城一带,逼人愁思。
记得群雄争割据,健者曹家吉利。
公子綵毫,佳人绣瓦,快意当如是。
漳河呜咽,至今犹染红泪。
犹忆秋夏读书,春冬射猎,泥水谯南地。
转眼寒烟萦战垒,耿耿还留霸气。
贺六浑来,韩擒虎去,苑树都如荠。
论人成败,世间何限馀子。
这首《念奴娇·邺中怀古》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描绘邺城的历史遗迹和往昔英雄豪杰的壮举,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深沉的怀古之情。
词的开篇“滏阳南去,望邺城一带,逼人愁思”,以景入情,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哀愁的氛围之中。接着,“记得群雄争割据,健者曹家吉利”两句,点明了邺城作为历史上的兵家重镇,曾是众多英雄争夺之地,曹操的崛起更是其中的亮点。
“公子綵毫,佳人绣瓦,快意当如是”三句,描绘了邺城繁华的生活景象,公子挥毫泼墨,佳人绣瓦织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富庶与和谐。然而,“漳河呜咽,至今犹染红泪”一句,转折笔锋,暗示了繁华背后的血泪与悲凉。
接下来,“犹忆秋夏读书,春冬射猎,泥水谯南地”几句,回忆起邺城昔日的文武兼备,读书人勤奋学习,猎手们在野外狩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转眼寒烟萦战垒,耿耿还留霸气”两句,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邺城已成废墟,但英雄们的英气依然留存。
最后,“贺六浑来,韩擒虎去,苑树都如荠”三句,以贺六浑和韩擒虎两位历史人物的更迭,象征着历史的轮回与变迁,苑中的树木也仿佛见证了这一切,变得如同荠菜般平凡。而“论人成败,世间何限馀子”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世之人的警示,即无论成败,历史的舞台终归属于那些能够留下真正印记的人。
整首词以邺城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陈维崧对历史兴衰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惋惜之情。
为汉空奔走。叹当年、追猴逐鹿,终烹功狗。
留侯曲逆虽阴诈,吕雉之谋多有。
算此际、高皇身后。
平勃区区都易与,怕将军、武悍还如旧。
因中祸,君知否。国士无双称善斗。
奈英雄、漂母寄餐,未央授首。
书生于此终疑诧,何事英风射斗。
生死出、妇人之手。
刘郎宫寝埋荒草,喜将军、庙祀终难朽。
君休信,蒯通口。
萧寂衡门,剥啄谁与,忽讶君来。
问前宵初返,异乡孤棹,今番且尽,长夜深杯。
喜极尤狂,酣时转恨,令弟多春不共回。
遥相忆,想一灯愁听,风雨空阶。最怜缪二多才。
怅何事、新辞懒寄怀。
更宾文王叟,须眉似雪,东阳方子,调笑无猜。
屈指于今,三年不见,虚拟霜帆昨岁开。
凭君报,道臣仍无状,迹混黄埃。
出处分岐路,朋交望各天。
一朝知己尽,两地讣音传。
赋草张平子,诗名贾浪仙。
铜龙行比翼,金马入随肩。
然诺俱相信,襟期各自怜。
盘飧谈谑浪,杯酒意流连。
聚散浮云失,升沈宦海牵。
远游江上省,小隐峄阳田。
密勿颁新渥,艰难访旧贤。
南宫陪听履,西府佐筹边。
鲁道轩车发,梁园驷马旋。
同时趋宠命,连月入重泉。
照乘悲沈璧,孤桐怅绝弦。
台乌何日返,池凤几时骞。
里思齐休杵,皇恩再辍悬。
丹旌津树雨,穗帐海门烟。
梦断论交地,心摧忆别年。
报书犹在箧,留剑已成阡。
纠纆何交错,蘧庐总递迁。
杨朱非一涕,南北两潸然。
《哭贾石葵司马张玉阳宗伯二十韵》【明·于慎行】出处分岐路,朋交望各天。一朝知己尽,两地讣音传。赋草张平子,诗名贾浪仙。铜龙行比翼,金马入随肩。然诺俱相信,襟期各自怜。盘飧谈谑浪,杯酒意流连。聚散浮云失,升沈宦海牵。远游江上省,小隐峄阳田。密勿颁新渥,艰难访旧贤。南宫陪听履,西府佐筹边。鲁道轩车发,梁园驷马旋。同时趋宠命,连月入重泉。照乘悲沈璧,孤桐怅绝弦。台乌何日返,池凤几时骞。里思齐休杵,皇恩再辍悬。丹旌津树雨,穗帐海门烟。梦断论交地,心摧忆别年。报书犹在箧,留剑已成阡。纠纆何交错,蘧庐总递迁。杨朱非一涕,南北两潸然。
https://shici.929r.com/shici/Q2N96.html
十五弄柔翰,操业游艺林。
纵志有遐览,颇见千古心。
委质事明主,岁月忽已深。
怀思敢不报,所愧在浮沉。
悲歌览青镜,长恐华发侵。
大块陶万籁,纤巨固殊音。
微尚在虚恬,经世非所任。
俛仰感白日,啸咤谁能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