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仙子远,卜筑隐人居。
阁有匡时策,亭庋问字书。
云烟随杖屦,霖雨入耕锄。
客至冠裳倒,休嫌礼数疏。
骑牛仙子远,卜筑隐人居。
阁有匡时策,亭庋问字书。
云烟随杖屦,霖雨入耕锄。
客至冠裳倒,休嫌礼数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和赵霅阳游罗浮六首(其三)访叶子石洞》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骑牛仙子远”,以神话传说中的仙子骑牛隐居,暗示了诗人所寻访的是一处超凡脱俗之地。接着,“卜筑隐人居”表达了对隐士居所的探访,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阁有匡时策,亭庋问字书”两句,通过“匡时策”暗指诗人期待凭借智慧解决世事,而“问字书”则寓含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珍视。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居生活的自然景象:“云烟随杖屦,霖雨入耕锄”,展现了农耕生活与山水之间的和谐交融。
最后两句“客至冠裳倒,休嫌礼数疏”,以客至主人不拘小节,表示了诗人在此地的随和与洒脱,以及对来访者平等相待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隐居环境,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秋序昨夜至,炎蒸尚复然。
青山不改色,黄叶堕我前。
物性固细微,乃得气之先。
人生宇宙间,俛仰终百年。
质非金石固,岂得恒雕镌。
朱颜亦易失,皓发无由玄。
念我平生友,聚散如云烟。
行止固不齐,所赋良由天。
昨寻东篱菊,欲买南山田。
安分乃吾事,富贵甘弃捐。
朝耕在东皋,暮渔入西渚。
匪惟衣食营,适此自成趣。
平湖映明月,膏腴亦滋雨。
荷锄肆微勤,操舟更容与。
所欣生物遂,不计力劳苦。
耦耕二三叟,可以为俦侣。
文史虽不通,田事亦能语。
有时烟水间,去来更无阻。
每见波上鸥,飘然欲轻举。
归来愒轩下,再喜尊有醑。
妻孥走我前,梨栗饤盘俎。
一觞聊自进,且复慰情绪。
愿兹终馀生,达者何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