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一蓑笠,终年垂钓丝。
沧洲有深意,冠尽何由知。
直钩不营鱼,蜗室无妻儿。
渴饮寒泉水,饥餐紫朮芝。
鹤发披两肩,高怀如澄陂。
曾闻仙老言,云是古鸱夷。
石窦閟雷雨,金潭养蛟螭。
乘槎上玉津,骑鹿游峨嵋。
以人为语默,与世为雄雌。
兹焉乃磻溪,豹变应须时。
自古隐沦客,无非王者师。
海上一蓑笠,终年垂钓丝。
沧洲有深意,冠尽何由知。
直钩不营鱼,蜗室无妻儿。
渴饮寒泉水,饥餐紫朮芝。
鹤发披两肩,高怀如澄陂。
曾闻仙老言,云是古鸱夷。
石窦閟雷雨,金潭养蛟螭。
乘槎上玉津,骑鹿游峨嵋。
以人为语默,与世为雄雌。
兹焉乃磻溪,豹变应须时。
自古隐沦客,无非王者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即以"海上一蓑笠,终年垂钓丝"设定了隐士独自于海边垂钓的画面,表达出他与世隔绝、淡泊明志的情操。随后"沧洲有深意,冠尽何由知"暗示隐士对人生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和体悟,而这种理解并非外界所能轻易了解。
接着的"直钩不营鱼,蜗室无妻儿"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士超脱世俗、独来独往的生活。"渴饮寒泉水,饥餐紫朮芝"则是对他简朴生活的具体写照,展示了他的自足自给和不为物欲所累。
诗中的"鹤发披两肩,高怀如澄陂"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心怀壮阔的隐士形象。"曾闻仙老言,云是古鸱夷"则表明他对传说中仙人的追求和向往。
下片的"石窦閟雷雨,金潛养蛟螭"写出了隐士所居之地的神秘与自然的融合,而"乘槎上玉津,骑鹿游峨嵋"则展现了他通晓道法、能够驾驭灵物的超凡能力。
"以人为语默,与世为雄雌"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纷扰保持沉默态度,同时又与自然界保持着和谐共生的关系。"兹焉乃磻溪,豹变应须时"则是对他能够顺应自然、随机应变的生活智慧的赞叹。
最后的"自古隐沦客,无非王者师"则总结了隐士不仅是逃避世俗,更是追求一种超越常人的生命境界,他所追寻的是类似于古代圣贤的高尚人格和精神导师的地位。
综观全诗,陈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塑造了一个既脱俗又具仙风的隐士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理想的向往。
人人欢聚庆新阳,我独飞心恋北堂。
薄宦飘流成底事,数年牢落在他乡。
徒将远意凭归雁,不及诸兄捧寿觞。
何幸前春改官去,綵衣相逐戏亲傍。
铁山五十里,?兽不能逾。两壁如夹城,行人贯众鱼。
巨关隔元气,寒暑南北殊。
一夫扼其键,万马不能趋。
石氏窥三川,荒唐谁与谟。
不能仗大义,割地事匈奴。
封树未拱把,敌骑已长驱。
后嗣竟衔璧,白衣拜穹庐。
自此失天险,一柱折坤舆。
世宗有英气,手撼昆崙墟。
关南下六城,卧病归东都。
太祖得天下,僭窃即为诛。
右顾取蜀汉,左顾平荆吴。
欲藏百万缣,万里购头颅。
可用一赤组,坐使缚单于。
奇策秘九地,白日忽西徂。
壮士折其弓,痛哭望鼎湖。
先帝务养民,束帚不忍除。
岁时遗缯絮,天府藏丹书。
桑柘入燕山,牛羊卧平芜。
我行谬使节,踏冰出中涂。
路傍二三老,幅巾垂白须。
喜见汉衣冠,叩首或欷歔。
不能自拔扫,百年落鬼区。
天数终有合,行上督亢图。
酹酒吊遗民,泪湿苍山隅。
《奉使过居庸关》【宋·郑獬】铁山五十里,?兽不能逾。两壁如夹城,行人贯众鱼。巨关隔元气,寒暑南北殊。一夫扼其键,万马不能趋。石氏窥三川,荒唐谁与谟。不能仗大义,割地事匈奴。封树未拱把,敌骑已长驱。后嗣竟衔璧,白衣拜穹庐。自此失天险,一柱折坤舆。世宗有英气,手撼昆崙墟。关南下六城,卧病归东都。太祖得天下,僭窃即为诛。右顾取蜀汉,左顾平荆吴。欲藏百万缣,万里购头颅。可用一赤组,坐使缚单于。奇策秘九地,白日忽西徂。壮士折其弓,痛哭望鼎湖。先帝务养民,束帚不忍除。岁时遗缯絮,天府藏丹书。桑柘入燕山,牛羊卧平芜。我行谬使节,踏冰出中涂。路傍二三老,幅巾垂白须。喜见汉衣冠,叩首或欷歔。不能自拔扫,百年落鬼区。天数终有合,行上督亢图。酹酒吊遗民,泪湿苍山隅。
https://shici.929r.com/shici/RXFZnAjD3.html